林在第2個字的詩句
林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園林涼正好,風雨思相收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蟬八韻
- 園林紅橘柚,窗戶碧瀟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夕寄諸侄
- 夏林欹石膩,春澗水泉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剃發
- 二林多長老,誰憶上頭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東林雨后望香爐峰
- 園林經難別,桃李幾株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元員外
- 園林坐清影,梅杏嚼紅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日草堂作
- 竹林吾最惜,新筍好看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男抱孫
- 北林鵲夜飛,南軒月初進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二首(一作楊希道詩)
- 上林宮館好,春光獨早知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彩花應制
- 竹林常接興,黍谷每逢吹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哭蔣詹事儼
- 深林度空夜,煙月資清真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寄閻防(防時在終南豐德寺讀書)
- 繡林錦野,春態相壓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輕薄篇二首
- 北林朝日鏡明光,南國微風蘇合香。 -- 出自唐·吳少微·古意
- 空林衰病臥多時,白發從成數寸絲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病僧二首
- 深林無陽暉,幽水轉鮮碧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游陸先生故巖居
- 重林宿雨晦,遠岫孤霞明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經端溪峽中
- 桂林淺復碧,潺湲半露石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公孫器自桂林歸蜀
- 雙林不見金蘭久,丹楚空翻組繡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酬僧
- 青林上雨色,白鳥破溪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湖州溪樓書獻鄭員外
- 寒林苞晚橘,風絮露垂楊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句
- 上林如許樹,不借一枝棲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詠鳥
- 上林春晚,曾是奉宸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發引
- 竹林雖晚會,濠上獨深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挽董瀾溪二首
- 喬林風勁橫鵰眼,淺草霜乾快馬蹄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雷塘晚歸
- 蹛林初躍玉羈旋,已覺芳菲近日邊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四并亭
- 遙林征馬迅,別館嘶驂跼。 -- 出自唐·劉祎之·酬鄭沁州
- 長林代輕幄,細草即芳筵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
- 北林開逸徑,東閣敞閑扉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
- 北林分苑樹,東流溢御溝。 -- 出自唐·楊思玄·奉和別魯王
- 石林上攢叢,金澗下明滅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
- 上林紛可望,無處不光輝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游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
- 穿林移步輦,拂岸轉行旃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過梁王宅即目應制
- 竹林君早愛,桐樹我初貪。 -- 出自唐·李伯魚·桐竹贈張燕公
- 舊林日夜遠,孤云何時還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初出京邑有懷舊林
- 紅林架落照,青峽送歸流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前林已暄景,后壑尚寒氛。 -- 出自唐·席豫·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
- 柳林春半合,荻筍亂無叢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竹里館
- 幽林承睿澤,閑客見清光。 -- 出自唐·梁升卿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
- 舊林日云暮,芳草歲空滋。 -- 出自唐·楊諫·長孫十一東山春夜見贈
- 霜林澹寒日,朔雁蔽南云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元侍御還荊南幕府
- 山林唯幽靜,行住不妨禪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弘志上人歸湖州
- 楓林緣楚塞,水驛到湓城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裴員外往江南
-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,上方下方兮通石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
- 北林夜方久,南月影頻移。 -- 出自唐·蔣冽·夜飛鵲
- 竹林會里偏憐小,淮水清時最覺賢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贈王氏小兒
- 綠林兵起結愁云,白羽飛書未解紛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唐州東途作
- 上林新柳變,小苑暮天晴。 -- 出自唐·黎逢·小苑春望宮池柳色
- 成林處處云,抽筍年年玉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竹
- 上林棲處穩,慎勿近雕梁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鶯
- 園林日將暮,緬懷池上酌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東池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