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倦客擬將陪杖屨,高村贏得擅林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林堂長及林教龍門三灘之什
- 蛙黽無舟乘野外,寒鴉不笠待林梢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六至十九日雨未已
- 我生遍參未究竟,布襪青鞋走林谷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贈水西寺舉老
- 政擬徘徊檀木嶺,且先點檢上林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十月九日同公美踐上林之紀回紀實
- 自昔桂陽名此山,登樓恍若見林端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讀書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書閣所見書
- 顏色定應西蜀品,馨香不減上林枝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次韻李學士勾院海棠
- 南國士歌陽羨政,東州人識翰林孫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彥祖學士赴兗州
- 勝景略無人避世,始知不是武林溪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十丈洞
- 一榻琴書雙門寺,片心泉石兩林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詩一首
- 與君漂泊為何事,一笑幸是山林身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壽陳貴白
- 人生何處小泥涂,此日飄零武林道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招子昂飲歌
- 寒喧相逢舊人少,風雨欲盡新林多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嶺
- 無奈春風動人處,紫荊青李滿林生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丙午清明日青塘道中
- 旁山死者何姓氏,累累骸骨橫林皋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南山下行
- 源公作詩可憐生,亦有謖謖山林聲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瑞上人求詩
- 霞嶼風煙接渺溟,老仙萬鍤敞林扃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人游霞嶼
- 萬騎南來駐不留,衣冠客此鎮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魏文節公墓
- 世綱纏身未得歸,但勞清夢到林扉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韓蕺山見贈絕句
- 一紀窮愁嚴瀨夢,三年長至武林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
- 宦學因之當卜居,定能騎舫遍林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李景安提學同過伯幾
- 州縣長官勝鄰境,秧疇水滿樹林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金漢臣徐蜚英小飲傍溪寺二首
- 逾燕涉漠將十霜,西風滿眼榆林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鮮于伯幾秋懷長句
- 梅花天下第一花,天下好詩翰林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饒周君夢至梅花洞吟日我家本住晦花洞一陣
- 忽藉流螢足詩句,黃昏燁熠起林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暑天
- 呼得蜿蜒入小瓴,便能飛雨挾林坰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次韻謝史提干見知
- 預憂簿領還壓頭,不得時陪竹林七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和劉養源
- 民間已食烏昧草,天上猶積瓊林儲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上十韻
- 數畝蕭疏一徑寬,散飛香雪遍林端。 -- 出自宋·顧逢友·顧君際號梅山
- 縈紆小徑渾路迷,突兀高亭補林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李智淵暮行湖上
- 波神一夜收風湍,列缺先秋靜林麓。 -- 出自宋·郭昭符·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巖閑望歸郡中書事
- 昂藏自是廓廟具,夭矯亦有山林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侍郎亭
- 日暮溪深人不渡,一雙白鳥傍林歸。 -- 出自宋·黃順之·題巖礲寺
- 想別岐周不記年,丹丘高臥好林泉。 -- 出自宋·黃震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飛鵲祗因無樹繞,窮猿何暇擇林投。 -- 出自宋·黃子信·投楊師長孺
- 家住錢塘山水圖,梅邊柳外識林蘇。 -- 出自宋·金麗卿·題廣信道中
- 眾口嗷然望有秋,炎威何事燦林邱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和徐山甫初秋韻
- 長江不掛豫且網,得來佳處游林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沈潛誠崔氏園九尾龜
- 千里有聲如寄我,須尋臨潏舊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酬張法掾翼求侍養歸
- 長見江淹雜體詩,碧云非是惠林詞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僧志月碧云軒改為景云軒因書二首
- 國學先生石與孫,金鈴木舌士林間,欲將天下觀諸掌,之子從今上泰山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傅野
- 吾親不侍若為歡,不如歸去臥林間。 -- 出自宋·李瓘·掛冠
- 今日始知高處險,不如歸臥舊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李沆·題六和塔
- 我生懶放世無偶,身即囂塵志林莽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短項翁
- 隔溪應復有幽人,踏月相從嘯林壑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今日登臨方覺險,不如歸去臥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李宗勉·題秀江亭
- 妙齡自厭居民俗,祝發依師隱林麓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南北春歸有許忙,一晴輕策度林塘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春歸
- 白虎巖前秋已闌,黑云疏雨洗林巒。 -- 出自宋·林拱中·游虎丘
- 至於樹木亦豪偉,歲寒動足光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梁源異松圖行為臺州趙別駕作
- 北斗獨高韓吏部,南州爭慕郭林宗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同安撫趙子直餞朱晦菴於懷安二首得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