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林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風(fēng)濤初振海,鹓鷺各辭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別張起居(時多故)
- 觸興云生岫,隨耕鳥下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暮過石龜谷題溫處士林園(一作送溫逸人)
- 綠田通竹里,白浪隔楓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樂平苗明府
- 乍逢酒客春游慣,久別林僧夜坐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酬李端校書見贈
- 獨(dú)游野徑送芳菲,高竹林居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早夏寄元校書
- 窮水云同穴,過僧虎共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曹三同猗游山寺
- 欹枕聞鴻雁,回?zé)粢娭?span id="in6bxzm" class="hong">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山寺思?xì)w
- 殘雨開斜日,新蟬發(fā)迥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寄上舍人叔
- 雁影愁斜日,鶯聲怨故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郭補(bǔ)闕歸江陽
- 病來形貌穢,齋沐入東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病后游青龍寺
- 焚香居一室,盡日見空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同皇甫侍御題惟一上人房
- 遠(yuǎn)公仍下世,從此別東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云際寺暕上人故院
- 樵歌依野草,僧語過長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從叔沆林園
- 趨途非要路,避事樂空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長安書事寄盧綸
- 花洞晚陰陰,仙壇隔杏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云陽觀寄袁稠(一作元陽觀寄元稱)
- 上方月曉聞僧語,下界林疏見客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夜投豐德寺謁海上人(一作盧綸詩)
- 暮隔碧云海,春依紅樹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鸚鵡
- 猶憶西窗月,鐘聲在北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杭州孤山寺
- 無復(fù)天南夢,相思空樹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蘇紹之歸嶺南
- 漠漠窮塵地,蕭蕭古樹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蘇小小墓
- 積水自成陰,昏昏月映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宿淮陰水館
- 南國披僧籍,高標(biāo)一道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貞固上人
- 人道蘭庭生謝,我羨竹林得阮,中夜沸歡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燕分炳箕宿
- 須信岳神,儲降,誕作儒林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蓬萊·正霜融日暖
- 梅黃金重,雨細(xì)絲輕,園林霧煙如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聲聲慢·梅黃金重
- 不禁簫鼓咽,山陰處,茂林修竹芊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春風(fēng)生梓澤,遲景映花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金谷園花發(fā)懷古
- 裊娜梢頭掃秋月,影穿林下疑殘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斑竹
- 素風(fēng)傳舊俗,異跡閉荒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州舜廟詩
- 似畏群芳妒,先春發(fā)故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梅花
- 已知谷口多花藥,只欠林間落狖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
- 禽響通朱輪,馬嘶入青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
- 采山持野斧,射鳥入煙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田家四時
- 舟中演滿意不淺,卻坐林塘景欲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
- 旗凍沾天仗,槍寒拂羽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朝履猛虎跡,暮宿猛虎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道傍虎跡行
- 襲香而玩芳,嘉賓會如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新置盆池種蓮花菖蒲養(yǎng)小魚數(shù)十頭
- 暑雨坐中飛漠漠,野泉林外落層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吳季野題岳上人澄心亭
- 遺墨悲蘇倩,高情想遁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山陽水陸院智洪上人房
- 薄蛻聊依葉,清聲已出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日詠蟬
- 木奴洲近霜包熟,斑竹林昏野鳥鳴,賈誼宅邊寒井在,暫留千騎漱余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邵郎中知潭州
- 杜燕已歸盡,秋鶯猶繞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薰傳秀才之汝陰
- 渡江見海月,秋光上遙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祖印大師顯忠
- 馴鹿來銜果,栽松去作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雪竇達(dá)觀禪師見寄依韻答
- 山攜謝公妓,竹似阮家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表臣憶游竹園山寺
- 矯矯將棲鳥,遙遙傍故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達(dá)觀禪師還山後見寄
- 故鄉(xiāng)何處是,云外即喬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自急流口至長蘆江入金陵
- 惜根存舊土,帶筍助新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謝仲弓廷評栽竹
- 燃漆為長夜,栽松作茂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程文簡公挽詞三首
- 晏景托孤艇,倦飛還舊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茂芝上人歸姑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