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在第7個字的詩句
板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“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?!比姺g賞析 -- 出自··
- 綠渠浸麻水,白板燒松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
- 幽尋恐不繼,書板記歲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正輔游香積寺
- 浮梁陷積淖,破板隨奔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新橋
- 匣琴虛夜夜,手板自朝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
- 空拳轉斗地,數板不沈城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
- 樹栽嗤漢帝,橋板笑秦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玄微先生
- 逞盈盈、漸催檀板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柳腰輕·英英妙舞腰肢軟
- 酒狂有持梧桐板,暴謔一似漁陽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城
- 山僧為我放一板,濺雪奔雷怒未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雨中,同舍約游天竺,得十六絕句呈陸務
- 樂章輕鮑照,碑板笑顏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韻
- 棋燈熒夜觀,歌板聒春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魯如晦郎中挽詞
- 斗門貯凈練,懸板淙驚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長安閘
- 風漪參差泛,石板重疊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獻襄陽于大夫
- 翠石數百步,如板漂不流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石板(在石公山前)
- 瓊文忽然下,石板誰能留?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石板(在石公山前)
- 誰能與作赤挽板,老筆猶堪壽百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劉氏所藏展子虔感應觀音二首
- 青衫共笑方持板,白發相看各滿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蔣夔赴代州教授
- 策名新振拔,把板尚低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劉儀先輩大名尉
- 慨然遂欲拋手板,拂衣高蹈錦水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感
- 當時秋天落宮板,今此婆娑皆合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憶同尋上陽故宮路
- 玉筍輕敲紅象板,金荷瀲滟傳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·楊柳池塘桃李徑
- 更參差、青溪紅板,從古說繁華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
- 望麾宵繼火,書板曙懷蒸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酒狂有持梧桐板,暴謔一似鄱陽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三月十日韓子華招飲歸成
- 制誥復西漢,碑板揭東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
- 偶然捧檄忽擲板,鳥自知還云出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明略并呈魯直
- 毳旄氈蓋傅蠟板,頗笏窗翳流蘇帷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剝啄行
- 斷幡猶掛剎,故板尚支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經廢寺(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絕句)
- 東序階墀再靴板,西州杖屨三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留別葛汝州
- 貓頭供美筍,玉板薦嘉魚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子云五首
- 有親垂白發,斂板未應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子云五首
- 他年從事賢,手板空倒持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遺直堂六首
- 國家富郡邑,一板萬生齒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哀傳馬
- 比聞官旁郡,斂板不去手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太祝端居有懷叔恬秘書
- 長安春日夜,鼓板綻紅梅。 -- 出自·老舍·觀豫劇花打朝
- 單弦流雅韻,快板奮精神。 -- 出自·老舍·一九六五年春節與北京曲藝團諸友歡聚得句
- 潛藩門若市,斂板客如林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別陸德隆黃叔萬
- 腰強豈猶便斂板,手閒何不試彈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康黎蔡昆仲四君子隆興乾道間與余為廬陵郡
- 肩輿行轍兀,據板坐猶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管憲出城
- 曳裾行躡履,持板立駢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副將胡義民到部復還廣東二首
- 平生笑坡夸四板,祗愛丹青非道眼,豈如淡墨出天然,雪欲來時水云晚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予戲作水墨四紙張慶符有詩因用其韻
- 不知后世評碑板,似李邕耶似蔡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
- 晉陽昔僅存三板,瓠子今誰助束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雨隳城自用前韻
- 新涼收拾歸歌板,鈿合金釵萬古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迎秋
- 云峰環六六,禪板占三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和老人秋日山行
- 松柏樓窗楠木板,暖風吹過一團香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憑清唱,一聲檀板,驚起沙鷗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多麗·破波光如鏡
- 三章歌睿制,五板賀寒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冬至后雪
- 松間白足攜詩板,石上蒼頭把酒杯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峽邊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