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7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辯士祠邊半嶺松,不容凡木亂江風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經行三首
- 龍象西天邃,杉松卵塔新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定庵遠山主
- 名字他年出,雙松應共齊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還甘泉沈氏詩卷
- 護塔龍常在,倚松僧獨吟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育王寺
- 撼錫驚棲鶴,聽松思故山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送松風僧淵中二公游方
- 供佛燃香篆,餐松燕石泉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龍金庵次壁間韻
- 拂拂來清風,蒼松間修竹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宋省齋避暑
- 疾風戲草,歲寒松柏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上鄧憲生辰
- 道旁曾種萬株松。 -- 出自宋·葉廷珪·句
- 鳴榔聲里過吳松,月似銀盤貼水中。 -- 出自宋·葉元素·漁家雜興
- 水流渺何許,撫松獨盤桓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有所思
- 山中何所有,古松與清泉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山中何所有
- 番江何時還,哦松聊自適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愧陶
- 山阿詩刻照云松,到處逢人問我公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待制題予廬山記后二絕
- 十里湖光十里松,松陰路到十高峰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題法華山天衣寺
- 仙馭歸堪待,琴松韻更真。 -- 出自宋·張秉·清風十韻
- 美玉經三煆,貞松過凝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癸亥初到嶺下寄汪圣錫
- 烈士節不改,青松色愈滋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王將軍墓
- 路入青青數里松,上方樓閣一重重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題山宮法安院
- 山家門徑鎖寒松,更向煙蘿第幾重。 -- 出自宋·章得象·題山宮法安院
- 到寺第一義,古松互蟠屈。 -- 出自宋·章康·游龍山
- 繞館參天萬樹松,倚欄時見翠重重。 -- 出自宋·章潁·桃源觀
- 酒醒愁無寐,燒松炙到明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避地山中和楊推夜寒韻二首
- 白鶴何年去,青松盡日閑。 -- 出自宋·趙端行·白鶴關
- 洗石鐫唐帖,憑松讀楚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寄題王次點東巖
- 園桃各春妍,崖松以霜悴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簡陸少監
- 鑿石分流水,移松補斷山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唫·居苦
- 鐘鼓連三寺,杉松共一邨。 -- 出自宋·趙諴·游云門寺
- 偃月蒼松多少松,敲風翠竹兩三竿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甑山
- 枯樹空千載,寒松已十圍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湘妃怨
- 雪霜巖巖有高松,羅網密密皆去鴻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李天與秀才
- 愛竹留新筍,看松養茯苓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紹熙辛亥歲遷居星洲述懷
- 枯蘚洞崖古,長松繞澗寒。 -- 出自宋·鄒登龍·入投龍洞
- 榆柳清長晝,槐松颯早秋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紀行詩
- 《內篇》攜向松根讀,如意持將竹里行。 -- 出自元·鄭元祐·和薩天錫留別張貞居寄倪元鎮
- 晚涼月色照孤松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浣溪沙 試茶
- 龜游蓮葉,鶴棲松頂,□□□露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水龍吟·舉頭南極星明
- 結宇久未了,種松新已長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清涼庵贈僧
- 終日仙宮掩,青松繞殿遮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寓居慈仁寺游覽
- 早霧籠山暝,新松匝殿稠。 -- 出自明·顧夢圭·謁康陵
- 彭蠡中丞思赤松,留都司馬哀黃竹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翠華歌奉寄白巖喬司馬
- 瓶粟貧長乏,山松醉亦攀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車·南鄰
- 村落藏孤寺,疏松一徑幽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輿·沂水道中過教寺
- 寫竹賣供米,刪松破作薪。 -- 出自明·筠隱遂·贈朱白民
- 橋水石嚙齒,門松蘚剝膚。 -- 出自明·筠隱遂·秋日游頂山寺
- 手栽千樹虬髯松,坐對兩山虎頭石。 -- 出自明·劉綱·鶴林詩
- 油云冒崟崿,寒松雜修挺。 -- 出自明·劉仔肩·登北山
- 近有勛堪策,新松翠作行。 -- 出自明·魯鐸·夜涼
- 碧草通樵徑,青松夾寺門。 -- 出自明·破窗顯公·入寺
- 不如山人臥云松,破屋長在梅花東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題畫梅和王山農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