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池靜魚吞墨,松高鶴護砂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方舟二首
- 荷花湖上船,松影沙外渡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九里松
- 不如去學赤松子,掉舌三寸為帝師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
- 溪聲如聽雨,松色欲摩云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訪范師山房
- 桃李遵舊蹊,松竹緣疊嶂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
- 危亭縹緲短松岡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西江月·四面煙鬟繞翠
- 剩欲抽簪訪松菊,要憑突兀看扶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陳晞顏董漕湖南過零陵用簡齋韻見贈次韻謝之
- 不憂五柳荒松菊,敢嘆三閭帶杜蘅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趙有翼簡徐圣可元韻
- 深黃一穗瓏松色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菩薩蠻·交刀剪碎琉璃碧
- 橫橋雖在,種松無有,誰是關心處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青玉案·雪堂不遠臨皋路
- 語離亦怊悵,松槚獨關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別元質
- 鶴病無死骨,松瘦有老枝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馬德駿微恙既平作此勞之
- 塵路十年別,松風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古巖舊嘗侍孫先生題名巖中二首
- 霜風老觳觫,松路石齒齒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騎牛圖
- 金碧照征涂,松竹開幽徑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祝圣寺
- 禽魚皆命侶,松竹亦同聲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寄方叔
- 鳳毛已有哦松韻,尚記金華舊范橫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寄汪尚書
- 晚來山氣冷,松下獨閒行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晚來
- 終日相晤語,松聲與水聲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小橋
- 獨脩篁徑,青松路,殘歲方知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野庵曲
- 昔年曾醉萬松嶺,尚友詩人蘇與黃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和鄭康道探梅十絕句
- 十載經行舊,松扉靜不關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沈氏小玲瓏二首
- 佳城今日啟,松柏閟高原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挽劉刑部詩二首
- 林屋連蒼弁,松恨長茯苓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東嘉倦雨遣興有懷浙右兄弟二十韻
- 魚鹽海市隘,松竹山徑涼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宿瑞巖示劉子厚
- 欲去重惆悵,松徑冷蕭騷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水調歌頭·一葉下林表
- 吟哦長憶兩松閑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浪淘沙·瀟灑無湖仙
- 有猿鳥清謳,松篁森衛,檜柏雙旌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木蘭花慢·朝天門外路
- 想蘭菊凋疏,松筠茂密,亭館清幽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八聲甘州·自秋來
- 紛紜世態長松影,荏苒時光流水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夜坐
- 犯暑來登覽,松風為灑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喚仙閣
- 歸尋玉虛步松逕,月輪正涌門中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夜游獨峰下
- 黃扉處士掩松關,小立松風去住難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訪留昭文於范村山閒不得見
- 眉黛小,髻云松。 -- 出自宋·張孝忠·鷓鴣天·豆蔻梢頭春意濃
- 映人清絕梅松竹,照眼黃垂橘柚樝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
- 歲寒最見喬松節,凜凜清規在子孫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上浙西張帥十首
- 蟠實來仙木,松膏出老根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為老人壽蘇鹽
- 君家華屋隱松關,滿壑清風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武必達郢亭雜詠韻
- 無云山雨飛,松風寒淅瀝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秋琴詠
- 石泉鳴佩環,松篁奏竽笙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壬寅仲冬晦日同吳監丞游延祥宮延祥蓋和靖所
- 楓彫丹舞葉,松古綠搖聲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題定光壁
- 山澤多蛇龍,松柏無培塿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姜總管送別
- 江山峙書閣,松竹隱僧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教授以憶梅韻賦雪詩蕃同之五首
- 疾風勁草見,松柏歲寒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投介庵先生并寄廬陵周侍郎四首
- 蒿蓬雖培塿,松柏自嵯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丘運使三首
- 銘志誰為作,松杉何地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悼劉仲遠
- 人琴悵俱已,松菊孰充娛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三徑圖
- 雅意從來在松菊,放言不用屬莼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四夜元衡見過
- 泉落千巖雨,松鳴萬壑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曉浴昭真觀逢方元直誦仆舊詩
- 苦節期君類松柏,根能如石干如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德章法曹再用銅字韻作詩為報復用韻奉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