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城府開清旭,松筠起碧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風(fēng)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,奉呈湖南親友
- 荻岸如秋水,松門似畫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返照
- 江湖深更白,松竹遠(yuǎn)微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泊松滋江亭
- 劍閣星橋北,松州雪嶺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嚴(yán)公廳宴,同詠蜀道畫圖,得空字
- 土室延白光,松門耿疏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枝村尋置草堂地,夜宿贊公土室二首
- 征君已去獨(dú)松菊,哀壑無光留戶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覃山人隱居
- 玉壘雖傳檄,松州會解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警急(時高公適領(lǐng)西川節(jié)度)
- 菊蕊凄疏放,松林駐遠(yuǎn)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雨望
- 恨無飛雪青松畔,卻放疏花翠葉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病繞梅花酒不空
- 斷崖千丈孤松,掛冠更在松高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斷崖千丈孤松
- 風(fēng)流標(biāo)格,惺松言語,真?zhèn)€十分奇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鵲橋仙·風(fēng)流標(biāo)格
- 醉倒卻歸來,松菊陶潛宅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
- 投老空山,萬松手種,政爾堪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永遇樂 檢校停云新種杉松,戲作。時欲作親舊報書,紙筆偶為大風(fēng)吹去,末章因及之
- 玉向泥中潔,松經(jīng)雪后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軒昊舊為侶,松喬難比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毛仙翁 江州司馬時作。
- 白金換得青松樹,君既先栽我不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松樹
- 巴峽聲心里,松江色眼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
- 花助銀杯氣,松添玉軫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池閑泛 以下律詩
- 山明虹半出,松暗鶴雙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興
- 移床避日依松竹,解帶當(dāng)風(fēng)掛薜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即事
- 會應(yīng)歸去在,松菊莫教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惱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”]
- 樓臺紅照曜,松竹青扶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錢員外禁中夙興見示
- 蔥壟抽羊角,松巢墮鶴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即事
- 西軒草詔暇,松竹深寂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禁中寓直,夢游仙游寺
- 水巷風(fēng)塵少,松齋日月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施山人野居
- 巖前寶磬轉(zhuǎn)松韻,洞口靈池應(yīng)海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西巖山
- 行行覓路緣松嶠,步步尋花到杏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
- 石片抬琴匣,松枝閣酒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罷府歸舊居 自此后重授賓客歸履道宅作。
- 水榭風(fēng)來遠(yuǎn),松廊雨過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仲夏齋居偶題八韻寄微之及崔湖州
- 竹院新晴夜,松窗未臥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琴待月
- 竹密無空岸,松長可絆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宿池上
- 槐花滿院氣,松子落階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夏夜宿直
- 好是幽眠處,松陰六尺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小院酒醒
- 草訝霜凝重,松疑鶴散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
- 愛風(fēng)巖上攀松蓋,戀月潭邊坐石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寺二絕
- 震澤平蕪岸,松江落葉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
- 蘭室春彌馥,松心晚更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仆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并之說誠哉是言輒
- 檐間清風(fēng)簟,松下明月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友人夜訪
- 山中無魯酒,松下飯胡麻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孫秀才(紀(jì)事作王縉詩)
- 科頭箕踞長松下,白眼看他世上人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
- 山靜泉逾響,松高枝轉(zhuǎn)疏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東岳焦煉師
- 桃源迷漢姓,松樹有秦官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
- 一朝成萬古,松柏暗平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達(dá)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
- 夜坐空林寂,松風(fēng)直似秋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(與裴迪同作)
- 草色搖霞上,松聲泛月邊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游悟真寺(一作王縉詩)
- 恍惚琴窗里,松谿曉思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東溪玩月(一作王昌齡詩)
- 蕙留春晼晚,松待歲崢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
- 嶺霽嵐光坼,松暄翠粒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,渴然有農(nóng)夫望歲之志
- 繩爛金沙井,松干乳洞梯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昭州
- 桂寢青云斷,松扉白露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昭肅皇帝挽歌辭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