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溪流生急響,松吹助狂傾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密庵致明有喜雨詩次原韻
- 浮觴未云晚,松醪吾所便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樓臺鎖煙霞,松杉聚猿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白云山海會寺
- 泉聲山上下,松影路西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公寨驛
- 智果古精舍,松篁轉(zhuǎn)岡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智果寺
- 羨君節(jié)操似松筠,雪里高標(biāo)仍絕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潘縣尉
- 水石傷新窆,松篁慘舊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
- 不似陶潛戀松菊,未聞膠鬲舉魚鹽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玉腕條脫輕松,羞郎見憔悴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ぷS⑴_近·枕霞紅
- 風(fēng)卷銘旌去,松岡閟夜長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⒔ㄖ菽阜蛉穗y氏挽章
- 煙空磴盡長松語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虞美人·煙空磴盡長松語
- 世人若問枯松樹,我作沙彌親見栽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翠微山居八首
- 還記得、東堂松桂,對床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滿江紅·秋水涓涓
- 淵明千載意,松偃斜川道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千秋歲 起晉對菊小酌,有懷溪山酒隱
- 瘦來豈為寒松句,和寡還驚白雪歌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寄題張浩然松雪樓
-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,陪伴今夜。 -- 出自元·曹明善·三棒鼓聲頻
- 老僧汲水歸,松露墮衣綠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煙寺晚鐘
- 鈿山湖影接松江,橘葉青青柿葉黃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聞竹枝歌因效其聲二首
- 蒲方抄書短,松花釀酒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逸樂子卷
- 謫向人間赤松洞,洞口桃花苦迎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周郎玉笙謠
- 客星門巷赤松底,野市江郊凈雪初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富春夜泊寄張伯雨
- 萬傾松風(fēng)落松子,郁郁蒼蒼映流水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陰山和人韻
- 昔年今日度松關(guān),車馬崎嶇行路難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夏國新安縣
- 廢道哀湍寫,松柏間成行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功德寺
- 琳瑯搖繡栱,松柏蔭丹墀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冬日靈濟(jì)宮(十六韻)
- 鶴歸僧自老,松偃客重過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宿云門寺
- 苔色陰際寒,松聲靜中細(xì)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
- 山中亦有長松樹,待爾青青共歲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獨(dú)樹邊淮送人之京
- 于今戒臘青松古,猶泛慈航到東土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鐔上送僧歸衡山
- 歸路瞻衡宇,松門掩綠苔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秋日同韓玄登凌霄臺
- 瞻彼終南山,松蘿幽且邃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雜感寄都門舊知(此詩為李于鱗隙末而作)
- 瞻依增百感,松丱正悲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高伯宗梁公實(shí)二比部祭陵廟
- 高情欲并崔松館,別體尤工漢柏臺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酈績溪仲玉為錢氏門人
- 洪厓走汞流松外,穆滿量珠賞竹西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(fù)起燒竹照之八
- 煙蘿毿樹蒙松,夏綠更換春花紅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皂角灘
- 竹繁頻洗菜,松老別求栽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方氏園居(七首)
- 草香千品藥,松老一身苔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曲秋日郊居雜興(十首)
- 與君終日醉,松風(fēng)吹復(fù)醒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日過山家
- 夜月登壇醮,松風(fēng)森磬聲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彭州陽平化
- 晚尋水澗聽松韻,夜上星壇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彭州陽平化
- 草閉墳將古,松陰地不春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贈司徒豆盧府君挽詞
- 鳥行看漸遠(yuǎn),松韻聽難窮。 -- 出自唐·段文昌·題武擔(dān)寺西臺
- 桂枝籠騕褭,松葉覆堂皇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(yīng)制
- 舊峰呵練若,松徑接匡廬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
- 草瑞香難歇,松靈蓋盡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仰上人
- 巘暮疑啼狖,松深認(rèn)掩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興公上人寄山水簇子
- 茶影中殘?jiān)拢?span id="1nefbw4" class="hong">松聲里落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江西幕中孫魴員外
- 桃花饒兩頰,松葉淺長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書匡山隱者壁
- 舊齋休憶對松關(guān),各在王侯顧遇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寄貫微上人
- 塵路誰回眼,松聲兩處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鹿門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