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3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倦眠松影下,百竅清涼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趙文敏公畫松
- 不食松柏實,而采日及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自非松柏質,敢冀出眾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自非松柏,不能后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青陽(一首)
- 莫將松桂夸桃李,柱下先生早白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日雜興(五首)
- 栝檝松棹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九
- 托好松喬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六
- 要知松高潔,待到雪化時。 -- 出自·陳毅·青松
- 雨濕松陰涼,風落松花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松鶴
- 茶烹松火紅,酒吸荷杯綠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野
- 露涵松翠濕,風涌浪花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橫山寺
- 我心松石清霞里,弄此幽弦不能已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放白鷴篇
- 只應松上鶴,便是洞中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訪道者不遇
- 鶴隱松聲盡,魚沈檻影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岳麓寺
- 風入松,云歸棟,鴻飛滅處猶目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風入松陰靜,花添竹影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暮春閑居示同志
- 乍來松徑風更寒,遙映霜天月成魄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
- 清泠松露泫,照灼巖花遲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寄侍御從舅
- 縈紆松路深,繚繞云巖曲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沈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會宿
- 清論松枝低,閑吟茗花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沈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會宿
- 閑來松間坐,看煮松上雪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茶具十詠·煮茶
- 君住松江多少日,為嘗鱸鲙與莼羹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潤州送人往長洲
- 目冷松桂寒,耳喧兒女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村夜二篇
- 跁跒松形矮,--皮日休般跚檜樾矬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報恩寺南池聯句
- 罐香松蠹膩,山信藥苗緘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
- 暗霜松粒赤,疏雨草堂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人罷官歸茅山
- 江邊松篁多,人家簾櫳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夏日閑居作四聲詩寄襲美·平聲
- 已見松柏摧為薪,更聞桑田變成海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代悲白頭翁
- 日暮松聲合,空歌思殺人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歸山
- 煙色松上深,水流山下急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奉使登終南山
- 夜月松江戍,秋風竹塢亭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賦得綿綿思遠道,送岑判官入嶺
- 今宵松月下,門閉想安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赟法師往上都
- 古道松聲暮,荒阡草色寒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哭王注
- 凌寒松未老,先暮槿何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哭苗員外呈張參軍(苗公即參軍舅氏)
- 存信松猶小,緘哀草尚新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慈恩寺懷舊
- 暗棲松葉露,雙下蓼花風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鷺鷥
- 上坡松徑澀,深坐石池清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蘇州楞伽寺
- 倚殿松株澀,欹庭石片幽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虎丘寺
- 帆落松陵浦,枯柳纜瓊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帆落松陵浦
- 殷勤松上月,獨照老仙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竹里行廚草草
- 蝶夢松窗下,高臥碧云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此首前原有水調歌頭不用尋神水一
- 寢園松柏秋風起,簫吹想平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祥符盛際
- 遍山松柏撼悲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霜月苦
- 自有松篁為伴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愿指松椿為壽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青玉案·紅嬌綠軟芳菲遍
- 鬢云松,眉葉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云鬢松令·鬢云松
- 西山松柏應更好,及取之官來拜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撫州通判袁世弼寺丞
- 蒨爾松檜樹,間之花石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
- 彈風松颼颼,聽水流泯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普上人古琴見贈
- 了了松柏關,氣象入醉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楊敏叔虢州吏隱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