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寒山拾得笑呵呵,指點門前老松樹。 -- 出自宋·釋高·偈
- 寶峰高士罕曾至,巖前雪壓枯松倒。 -- 出自宋·釋洪英·偈三首
- 無奈退庵賢制置,遠(yuǎn)移公帖入松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剎海毫芒無欠剩,空山和月撼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偈頌二十一首
- 楊廣橐駝無覓處,夜來足跡在松陰。 -- 出自宋·釋了璨·偈
- 此曲而今誰樂聞,夜來月在長松樹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落地枯枝才{左足右孛}跳,松蘿亮鬲笑掀騰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首
- 時聽嗚咿歌一曲,倒騎黃犢出松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寄語唐朝李相公,只須著眼聽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李翱見藥山圖贊
- 而今返旆蓬萊去,直欲追尋赤松子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送林荊州歸蓬萊
- 有人更問意如何,笑指巖前大松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林泉野人
- 如今何處求普門,一聲鶴唳寒松頂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觀音大士贊
- 石上行吟萬境空,白猨叫在青松頂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中吟
- 山中草木知何數(shù),獨愛庵西古松樹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古松歌
- 客到山翁禪不起,天風(fēng)吹落青松子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懷天目西尖隱者
- 何似山中夢覺時,紙被蒙頭聽松吹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江山縣旅夜
- 為報襄陽今日事,未應(yīng)先向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靈江住金華講院
- 多寶聞經(jīng)親涌現(xiàn),故非柏梓與松杉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有客適從云外至,小瓶添水作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茶爐
- 飽雪筠林野之姿,癯猶高節(jié);抱松石歲寒之骨,老更蒼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鶴夢初醒露氣寒,舊巢飛出云松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五位
- 道契觀音斯善應(yīng),蕭蕭竹雨雜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端楞伽與生首座
- 隱隱三山抱江月,清涼境界露松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登清涼三山亭
- 圓蒲曲木兮清白傳家,老鶴蒼松兮歲寒去就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善友陸銓寫真請贊
- 斜徑順風(fēng)鳴竹火,飛甍迷眼映松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投食山家
- 梅麓自來調(diào)鼎手,暫時勺水聽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茶寄樓司令
- 正脈將沉,法門凋瘵,如何嗣續(xù)松源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以文長老請贊
- 巖石空邊依草舍,藤蘿低處著松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庵居
- 片云片石何太高,為誰留在長松下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允誠禪者
- 無累無機祇任緣,一齋長掩古松邊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寄悟和尚
- 萬壑水澄知月白,千林霜重見松高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句
- 山色一豀連雨色,雪花十里糝松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寄慈林交講師
- 昨日西山野外通,聲如秋雨帶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中夜聞泉
- 共愛朝來何處雪,蓬萊宮里拂松枝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馬麟畫
- 神靈頃刻歸虛無,壁上但見雙松圖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南岳李道士盡雙松軒
- 蹭蹬失身拘竹柵,飄蕭飛夢繞松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適·詠猿
- 四百僧居勝沃洲,北連高嶺萬松稠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安上弟游湖山諸寺二首
- 倦賦從軍詠式微,山齋重此理松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刁節(jié)推郊居寄說晤二詩僧
- 警破午窗箕潁夢,轉(zhuǎn)為風(fēng)外小松聲。 -- 出自宋·孫發(fā)·絕句二首
- 從此崇山頻企望,朝陽高處有松楸。 -- 出自宋·孫沔·題天章寺
- 兒郎洶洶山粗匿,殺氣隨風(fēng)撼松櫟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繞行遇獵
- 山腹人家真畫屏,亦有竹閣連松亭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峽中歌
- 石壇荒涼疊苔蘚,谷鳥啁哳深松羅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南山
- 午夜千溪分水月,清秋十里韻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·王吉·游瑯琊山呈銳意公長老
- 君不見開元名相張九齡,歲寒松柏森蒼鱗。 -- 出自宋·王秬·題不欺室張魏公為王龜齡書也何子應(yīng)賦詩
- 忍饑徹老守清臞,它年配食赤松子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何子楚
- 何處有香來不斷,嫩風(fēng)微雨落松花。 -- 出自宋·吳端·春日山行
- 獨鶴歸來童亦睡,微風(fēng)簌簌落松釵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冬夜山中
- 秀句至今輝簡表,故山從昔鎖松梧。 -- 出自宋·吳說·題清芬閣
- 夜雨洗來修竹凈,曉風(fēng)吹入瘦松清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藥寮候洪景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