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要福乞靈從爾輩,獨攜筇杖款松間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追賦西廟廣覺寺
- 滿地秋陰日欲殘,故人相約過松關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七月廿六日趙國興招飲山堂有詩和韻
- 炯然雙眸且精神,堅強直可齊松椿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辛已老人生旦
- 莫問笑談歸去晚,有詩留與赤松聽。 -- 出自宋·陳延齡·普明院
- 嵐氣陰陰淺色山,更分黛墨染松關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翠微峰
- 蔓草叢生伴棘薪,古藤直上繞松身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龍安院
- 昨日倚筇平地看,一如石壁望松寥。 -- 出自宋·陳宜中·賈師憲望海樓成次韻
- 一念來從金粟洞,三生曾伴赤松仙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留提刑壽
- 定有意游輕竹杖,猶余手剪碎松枝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挽舒君實
- 溪水清清照魚影,山風細細落松毛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耕休
- 便覓當今徐穉筆,榜知如玉在松阡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挽陳縣尉歌詞
- 儻非暮年專一壑,豈能真伴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贈姜邦杰
- 歸向龍巖巖下房,又添移竹種松忙。 -- 出自宋·丁高林·寄龍巖張節翁
- 跳過西湖萬萬重,半天蓬鬢洗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上竺興福寺新閣五首
- 直到全無馬糞處,山僮竹箒掃松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竺道中三首
- 千桃李之濃華兮不如我之孤松,彼眩三春這朝露兮我專一丘壑之風,聽此以洗耳兮又何有乎牛斗之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松鶴詞
- 何補乾坤浪生死,青青無數瓦松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倚樓二首
- 只消結束作樵翁,看山獨立長松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七軸蓮經供茗瓢,一龕鄉佛性松寮。 -- 出自宋·葛慶龍·贈僧
- 世道漸艱宜勇退,為吾及早理松楸。 -- 出自宋·龔炳·閑詠
- 塵笑盈庭爭祝頌,兒童猶復詠松椿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二首
- 奄忽離家已數秋,湖山何日掃松楸。 -- 出自宋·郭知運·寄孟始兄兼示弟侄
- 玄室幽深埋玉樹,曉云飛繞護松楸。 -- 出自宋·何子舉·清渭八景·大隴秋云
- 寂寂本民流太空,虛名過耳如松風,惆悵禍亂波流洪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西林寺廊然堂有懷
- 忽憶西山山下路,夜深霜露滴松稈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枕上偶成
- 丘壑獨來差可意,斷無人影古松陰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金陵即事
- 引蔓間花欲透云,托身下倚老松身。 -- 出自宋·蔣梅邊·句
- 深塢結廬窮水石,半山開徑入松筠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別致政王中允
- 吟客披云題石壁,藥僧和露掃松花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游陽府寺
- 自恨無緣陪宴坐,它生愿效種松翁。 -- 出自宋·孔舜思·題靈巖寺
- 我亦忘機澹榮利,喜君高躅到松關。 -- 出自宋·李大臨·謁濂溪周虞部
- 晚日已收涼氣動,客歸相送步松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種說山居
- 雄樓杰閣郁相望,擁路十里長松綠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玉泉寺
- 春暖花開飄幾硯,晚歸云影在松蘿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巖壑寧教無此材,歲寒然后知松柏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古柏行
- 安得與君騎兩鹿,碧巖深處聽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李楙·寄贈華陽洞隱者
- 水樹芬馨憐茝蕙,雪軒顏色愛松筠。 -- 出自宋·呂溱·餞光祿兩張卿退居
- 偶為搜荒投隴畝,因而展省到松楸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過杜潭題曾祖慶源庵
- 共步幽亭連石蘚,寄眠靜榻帶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潘若沖·寄南岳廖融
- 樓上落霞粘筆硯,池邊怪石間松筠。 -- 出自宋·錢若水·詠華林書院
- 洞府幽深無鳥雀,只聞仙鶴唳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鶴鳴峰
- 有客新從蜀道不,共招北隱步松間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同劉武子孫李和游鐘山和劉武子韻
- 氣象重歸金馬地,更看埋玉亂松楠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張府君挽詩
- 滿院秋光濃欲滴,老僧倚仗青松側。 -- 出自宋·釋寶黁·題逆旅壁
- 剩種木奴千百本,不憂土銼冷松龕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吉祥孜老二詩
- 我寧忍死不忍欺,坐聽寒巖落松子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書四祖大醫巖
- 長老不歸予又去,唯留蘿月與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頌古三首
- 時人欲識南禪路,門前有個長松樹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泉·偈七首
- 林木蕭條復本根,嚴霜凍雪鏁松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四時般若
- 天竺山前招角歌,至今余韻在松蘿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贊李源圓澤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