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松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到家檢點經行處,應喜庭松雨露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僧歸閩
- 故人割俸情何厚,白粲赤松從我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答賈太初
- 昨日亭東白云起,悵望吳松滿江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曹云西畫山水圖
- 巔崖峭絕撐碧空,倒臥老松如老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吹簫出峽圖
- 巔崖峭絕撐碧空,倒掛老松如老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吹簫出峽圖
- 從知閬苑桃花色,不及溪松耐歲寒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59
- 長江靡迤山坡陀,旅竹荒松蒙蔦蘿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鳥詠之三子規行
- 斷墻廢井連東第,白塔青松對北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金陵長干寺塔
- 何煩彊捉白團扇,一柄青松自有余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巖夏日
- 留當屐齒印崖石,徒倚長松看寥泬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雪
- 由來相愛只詩僧,怪石長松自得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若教激勸由真宰,亦獎青松徑寸心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雜題二首
- 目{左目右蚩}懶拭如松液,領發頻抓似栗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
- 名園易主似行郵,美竹高松景自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游吳氏園二首
- 年年此日如川酒,千尺青松盡未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拍塞車箱滿載書
- 鹿裘孤坐千峰雪,耐與青松老歲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枕上清風午夢殘
- 隆顱犀角,丹砂一指,玉潤松堅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朝中措 綦君美東海名家,大父內翰海陵朝以
- 大江西面小溪斜,入竹穿松似若耶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夜雪泛舟游南溪
- 小溪澄,小橋橫,小小墳前松柏聲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梅花引·蘇小小墓
- 草迷野渡東西岸,月掛寒松上下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晚行樂四首
- 又記得青城秋月夜,獨目松陰下,步虛一闋罷,口與心說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雨肥碧澗落花水,風瘦青松啼鳥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首夏三首
- 清風為我送歸船,數粒青松起薄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泛舟黃橋歸廬山
- 粉凍霽英,冷光搖蕩古青松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翠羽吟·紺露濃
- 天風吹我上層岡,露灑長松六月涼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夏日登鶴巖偶成
- 滿城奔迸翰之閑,只把枯松塞圭竇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丁隱君歌
- 見翻經論多盈篋,親植杉松大幾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重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
- 主人不在花長在,更勝青松守歲寒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,凄然感懷
- 為言惆悵嵩陽寺,明月高松應獨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胡居士
- 攜個山童,拖條藜杖,閑趁松風影里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打破疑團
- 靜對秋香菊耐,長共歲寒松老,生意滿西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/水調
- 日逍遙,野鶴巖畔為道侶,松軒下,沉煙猶未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神子·林泉養素拙
- 我則廝守得一時半刻,早松了金釧,減了香肌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中呂】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(十六首)
- 矯首翻腸無一言,歸去吳松學漁釣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寄懷壽光主簿四叔父
- 但知一扇博百金,豈識雙松到千丈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奉陪內翰二丈醴泉避暑
- 隨意後園花木,滿眼家山松竹,盡可適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水調歌頭·風骨最魁岸
- 稱年年,橘綠橙黃時節,與松喬約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水龍吟·玉鰲頭上蓬萊
- 算萬事、都是空花,雪柏霜松鎮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寶鼎現·著林仙叟
- 滿眼是、風花飄忽,惟有長松,雪霜里、插天蒼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大?
- 選峰巒佳處,結茅屋,伴蒼松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木蘭花慢·選峰巒佳處
- 然脂才婦長相守,粉竹金松共歲寒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叔子五十覽揆寄詩遙祝即送入皖
- 光華稷契無窮譽,強健喬松不老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文潞公生日
- 更無幽夢隨寒枕,聽徹風松到曉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慈氏院
- 獨過舊寺人稀識,一一杉松老別時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二首
- 舊時僧侶無人在,惟有長松見少年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寄山僧
- 閑看秋水心無事,臥對寒松手自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日東郊作
- 平津萬一言卑散,莫忘高松寄女蘿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
- 清都眾木總榮芬,傳道孤松最出群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遙同蔡起居偃松篇
- 故應曲水傳佳句,還喜青松入畫圖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溪山堂次韻
- 紅塵勢客那知此,赤腳青松意自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晝寒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