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杜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達(dá)哉杜陵客,從它人見嗤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約同社往來無事形跡次韻
- 小隱杜書帷,暗想花蕭索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醉中紀(jì)事題辰州凈因寺
- 可堪杜宇,空只解聲聲,催他春去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南浦·金鴨懶薰香
- 莫怪杜鵑啼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攤破南鄉(xiāng)子
- 詩成杜曲何多興,賦舊蘭臺(tái)只浪悲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秋懷
- 敢如杜集高岑比,尚愧韓門籍湜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(zèng)楊左司三首
- 我似杜陵寧老蜀,君如張翰已歸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子進(jìn)昆仲三首
- 不緣杜宇催歸去,未信寒猿解斷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孤雁三首
- 似聞杜陵翁,一飯無俗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壽岡先生
- 不見杜陵老,飄轉(zhuǎn)一世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枕傍有杜集看其行役諸詩有感復(fù)書
- 不賦杜鵑三十秋,今愁不比昔時(shí)愁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夏之交風(fēng)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
- 后來杜陵翁,自笑身長兒。 -- 出自宋·謝直·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掃松靈石晚步松下愴然有懷
- 玩芳杜兮三嗅,時(shí)不來兮孰與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九懷·思禹
- 解同杜陵襟,期醉昌黎菊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鄭廣文和韻
- 我如杜甫逢王翰,君似梁鴻領(lǐng)孟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鄭德言暫館于別墅
- 共成杜康傳,更聚山中族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玉泉君黃伯厚和韻
- 清如杜叟日卓午,直似姜公詩作丁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史少莊竹醉日移竹
- 人笑杜陵客,短褐鬢如絲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水調(diào)歌/水調(diào)
- 韋曲杜陵行樂地,塵土暗,嘆漂零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悵望杜陵正搔首,一枝不得賜茱萸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九日發(fā)廣德建平感事有作
- 昔者杜老夜聽許十詩,為言風(fēng)騷共推注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就許宰求云岫介和集
- 不堪杜宇啼春苦,又是去年腸斷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古斷腸曲三十首
- 只怕杜鵑催里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如夢(mèng)令·雨過遠(yuǎn)山如洗
- 當(dāng)日杜陵深有恨,何心更作海棠詩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獨(dú)坐看海棠二絕
- 欠呼杜老供吟筆,僅約楊妃倒酒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道間懷益昌總所海棠
- 無端杜宇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摸魚兒 送王子文知太平州
- 昨夜杜鵑啼不了,始知春在洛陽橋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上忠齋丞相
- 生愁杜宇叫津橋,叫入南入贊眡朝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惠政橋
- 回首杜若汀洲,金鈿玉鏡,何日得相逢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回首杜若汀洲,嘆泛梗飄萍,乍散還聚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尉遲杯·長亭路
- 啼乾杜宇春言別,賦到牡丹詩改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答頤齋詩筒走寄
- 血流杜宇悲游子,夢(mèng)斷梅花憶故人。 -- 出自宋·何夢(mèng)桂·和岳文二公西湖韻
- 浣花杜老驚人句,采石虞公貫日誠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淮安路教謝西溪己丑二月飲疊山于敬義堂有詩
- 怕看杜老懷觀穎,厭見東坡說子由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詩九首托南劍劉教尋亦周墓焚之
- 三生杜牧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減字木蘭花·三生杜牧
- 笑他杜老頻看鏡,愛我昭文不鼓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書與士瞻上人十首
- 林下杜鵑猶勸去,海邊鷗鳥亦知幾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寄屠存博
- 幾處杜鵑啼暮雨,來禽空老一春花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八拍蠻
- 因閱杜詩刪舊稿,為觀羲帖學(xué)行書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高臥
- 因見杜牧疏狂,前緣夢(mèng)里,謾蹙雙眉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湘月/念奴嬌
- 神馳杜牧題詩處,客里光陰別是愁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舟行不及游九華
- 最苦杜陵嗟流移,元郎頌公雅可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
- 書生杜門三十載,邂逅三生一日緣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卻憶杜陵老子,因羨碧山學(xué)士,茅屋換銀魚。 -- 出自宋·梁大年·水調(diào)歌頭·南極壽星現(xiàn)
- 遇徐杜者必生,遇來侯者必死。 -- 出自·***·天授中語
- 相思杜陵野,溝水獨(dú)潺湲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郡樓懷長安親友
- 一聲杜宇喚歸意,百囀黃鸝生客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如大坂二絕
- 我亦杜門嫌俗子,今方下榻得詩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胡連翁攜詩見訪
- 我吟杜詩清入骨,灌頂何必須醍醐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道林寺
- 不見杜陵草,至今空自繁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覽張騫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