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在第2個字的詩句
杜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韓杜曾游處,君行得細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魯叟使君赴廣西漕
- 李杜文章宗,繼者宜重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李杜
- 李杜壇高未易扳,鯨波浩渺鶴天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方俊甫投贈二首
- 老杜詩家初祖,涪翁句法曹溪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李商叟秀才求齋名于王元渤以養源名之求詩
- 李杜詩篇萬人傳,至今已覺不新鮮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論詩
- 歐杜望螺川,遺風女亦賢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吉水縣黃塤母歐陽氏挽詞
- 唯杜荊州最惆悵,柳門回首落花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劉相公朝覲二首
- 韋杜八九月,亭臺高下風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游貴侯城南林墅
- 老杜題詩曾有乞,漂零今昔路人憐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長沙遇雪贈何待制二首
- 過杜若汀洲,楚衣香潤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瑞鶴仙·杏煙嬌濕鬢
- 學杜者必先得其情性語言而后可,得其情性語言必自其漫興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(七首)
- 鄠杜終南曲,邠岐渭北陲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寄三子詩
- 宋杜詩題在,風騷到此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游道林寺四絕亭,觀宋杜詩版
- 韋杜風光掠眼明,南山秀色入重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春日興慶池上作
- 韓杜有佳句,炯炯如辰星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韓機幕韻
- 陶杜當時儻經目,定并東合賦東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襄陽賦秋日江梅菊花
- 小杜阿房終是好,沈郎雌霓不容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謝楊秀才惠文編
- 念杜陵、曾見時,也為賦篇章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蜀溪春·蜀景風遲
- 李杜詞源廣更深,數篇春漲渺云岑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岳陽樓雜詠十二絕
- 鄠杜走馬歸,百萬供一餐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擬結客少年場
- 李杜主盟詩有聲,文推韓柳著章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和葉六舅
- 老杜九日詩:“萬國皆戎馬,酣歌淚欲垂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念奴嬌·山城秋好
- 陳杜與鄭公,富貴俱壽考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晨起信筆
- 李杜不再傳,蘇黃才一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贈曾少卿
- 正杜宇催歸,行人貪路,天氣輕陰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木蘭花慢·殘紅吹盡了
- 笑杜陵、昔賦麗人行,空遺跡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滿江紅·雨後晴初
- 韓杜愁來讀,西南樂得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
- 老杜論能擬,陶翁興不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松湖和曾文清公韻
- 李杜波瀾闊,黃陳律令嚴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曹憲使五十韻
- 白杜詩人大方家,詩兩牛腰書五車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題聽蛙軒
- 蘭杜綏旌,芙蓉搴蓋,飛下清源云水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沁園春·長壽真人
- 縱杜曲秦川,舊家都在,誰寄音書說與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二郎神·小樓向晚
- 任杜鵑、猶自殿韶華,呼殷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自入春來
- 笑杜老無情,香羹碧澗,空只賦芹美。 -- 出自宋·李彭老·摸魚子·過垂虹
- 便杜牧風流,也則腸先斷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摸魚兒·這情懷
- 向杜鵑聲里,綠楊庭院,共尋紅豆,同結丁香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風流子·殘夢繞林塘
- 問杜宇喚春,歸去何處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掃花游/掃地游
- 更杜鵑、院落黃昏近,誰禁受得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六丑·自清明過了
- 怕杜鵑啼殺,江南雁杳,游子何之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八聲甘州·倚闌干立盡
- 憑杜宇,向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王大簡·更漏子·夢期疏
- 笑杜陵淚灑,金波如積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倦尋芳·滿簪霜雪
- 李杜文章,良平事業,且束之高閣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念奴嬌·倚藤臨水
- 李杜才海翻,高下非可概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湜·題浯溪石
- 笑杜陵、憔悴漫多情,須燕玉。 -- 出自唐·李節·滿江紅 示婦 中州樂府
- 鄠杜憶過梨栗墅,瀟湘曾棹雪霜天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昭應沈少府
- 李杜常挨托,孫劉亦恃憑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和蜀后主題劍門
- 碧杜紅蘅縹緲香,冰絲彈月弄清涼。 -- 出自唐·湘妃廟·又湘妃詩四首(一作女仙題湘妃廟詩)
- 渺杜若江蘺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小杜風流今寂寞,誰攜紅袖按新聲? -- 出自·袁華·廣陵雜興(三首)
- 被杜鵑、啼破天津,使覺市朝蕭索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君實園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