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杜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扶疏繞屋平生句,有愧青山啼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
- 人能化鳥舊所傳,斷以不疑因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反舌
- 長鑱長鑱吾與汝,詩瘦誰令如杜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題林憲景思雪巢
- 書題無自寄鴻雁,鳥語不堪聞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陳擇之
- 帆來鳥去蘇州句,落木長江老杜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九日雨中
- 況今客踐飛紅葉,不比春風啼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成父弟往余干謁趙叔遂至池陽廬陵謁二周先
- 斜陽芳樹翠煙中,又聽得、聲聲杜宇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鵲橋仙·春光已暮
- 經明先入韋平室,句好還升李杜堂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鄭大惠詩卷
- 他年買至岑參句,得主詩編吒杜公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韓耕道交八絕句韻見寄因和答之
- 東風近墓吹芳芷,落日深山哭杜鵑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黃陵題詠二首
- 何物元規(guī)敢相污,醉中祗恐李杜呼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碧扇行
- 垂虹橋外天連水,無限別離生杜蘅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吳江道上
- 平生但知取友端,忍御艾蕭捐杜蘭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滿戌有日置酒還宮為諸友贈別
- 金城千里誰能護,前召又逢后杜。 -- 出自宋·曾開國·摸魚兒·望層霄
- 聽得長淮風景,喚起離騷往恨,杜若滿汀洲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水調歌/水調
- 主盟道學周程上,伯仲詩名李杜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壽遂寧李漕
- 公才何止為陳瓘,朝論今爭推杜喬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詗李斛峰右司
- 黃塵障斷中原路,忍立橋頭聽杜鵑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天津橋
- 吟魂常繞江湖上,莫道閩中無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趙西巖
- 酒闌不盡遲留意,后約須尋李杜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溪亭夜吟
- 不事小兒,惟書甲子,皆是先生杜得機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沁園春·八十日官
- 東還莫為親朋戀,自古云安有杜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程子方歸蜀
- 還訝春風無勾事,綠林吹血化杜鵑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是日歸館中作
- 已攜荷葉招歡伯,莫笑花枝欠杜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招同官諸宣教一飯用舟字韻成拙句
- 功成若解求身退,豈得將軍死杜郵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杜郵館
- 功居第一圖煙閣,依舊終南滿杜陵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
- 長春殿掩無人掃,滿眼梨花哭杜鵑。 -- 出自唐·章江書生·吟
- 云間無處尋黃鶴,雪里何人聞杜鵲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鷓鴣天 鶴林寺
- 天荒地老今十年,春歸又聞啼杜鵑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盧□□尹宜興秩滿以兵亂久寓無錫今知昆山州
- 翻思五月江南道,萬木清陰叫杜鵑。 -- 出自·袁華·客海津送郭秀才南回(三首)
- 燕寢凝香,江湖載酒,誰識三生杜牧之。 -- 出自元·王結·沁園春 憶故人
- 竹王祠前霧如雨,躑躅花開啼杜鵑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李白問月圖
- 幾家茅屋臨江水,一路松風響杜鵑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過胥江寄鄭久誠參政
- 不知春色歸何處,欲向空山問杜鵑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傷春
- 黑頭期汝作東亭,短發(fā)愁予對杜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王醇甫藏禿筆三首
- 流霞元是吾家飲,生日曾供老杜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代作五首
- 荒榛蔓草縈寒骨,更有何人吊杜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內人斜二首
- 不將尺牘通當路,卻枉扁舟訪杜門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薛季益尚書
- 兩家文物來歸我,便盍投簪去杜門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謝司馬倅惠東坡竹石
- 路長遙想兀殘夢,家在風煙蘭杜洲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王夢得捕蝗二首
- 吳歌一聲落青蒲,遮莫催歸啼杜宇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永嘉魏秘校訪仆蕭寺且言出處甚詳屬與余同
- 韃兵猶未回燕鴨,蜀耗何應問杜鵑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送史主簿之鄂就辟
- 涌金門外買湖船,綠樹陰陰叫杜鵑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湖上聞鵑
- 一川晚照人閑立,滿袖楊花聽杜鵑。 -- 出自宋·鄭協(xié)·溪橋晚興
- 余杭不似西川路,六月中旬叫杜鵑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余杭道中曉行
- 萬紅飛盡雨如煙,心事傷春哭杜鵑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湖上
- 正須花外羈奔馬,莫向橋南聽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數(shù)學姜兄
- 天津橋上無人聽,尚喜錢塘有杜鵑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錢塘聞子規(guī)
- 衣巾散適心閑暇,更勝登臨逐杜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泛清溪入齊山
- 蠻煙喜過青楊瘴,鄉(xiāng)思愁經芳杜洲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羅舊驛(居夷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