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9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白日佳城啟,黃麾法杖新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濮妃袝廟挽二首
- 仙禽搗就仙翁賣,挑杖懸壺走世間。 -- 出自宋·陳應斗·藥市
- 何須更登眺,便可休杖履。 -- 出自宋·陳聿·集趣軒
- 家家轤轆絡絲聲,竹杖芒鞋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同友人新陂莊少憩
- 寬虛快舒嘯,領覽時杖藜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齊云
- 扁舟若向樂吳去,幾杖何由日夕陪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和胡宿韻寄蔣之奇
- 方期西山秋,歷覽陪杖屨。 -- 出自宋·狄遵度·謁孔先生
- 浮云卷盡綺霞明,藜杖扶行得晚清。 -- 出自宋·范浚·次韻弟茂通晚晴
- 市人指黑應怪訝,拄杖倚空何所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別秀亭五首
- 恨予生不及晦翁,撰杖鵝湖觀異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絕
- 圣胎初出赤志翁,醜杖旁扶赤志翁。 -- 出自宋·符昭遠·句
- 嘶騎隨鞭尾,詩囊掛杖頭。 -- 出自宋·高吉·送客之楚
- 山林有陳跡,尚想曳杖聲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
- 愛入高明處,云扉策杖登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東陵方丈納涼
- 門軒歲月誰開閉,策杖登臨令心碎。 -- 出自宋·管御史·題文公書院
- 思遠憑欄外,吟成倚杖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云溪雜詠
- 咫尺桃源路,乘閒許杖藤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三首
- 磴道穿喬木,危亭喜杖藜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齊字
- 野客敲門看,騷人倚杖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韓道濟見示云溪之什
- 到處宜傾榼,逢人數杖藜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將歸
- 芒鞋步步幽深處,藜杖聲聲屈曲中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浮翠橋
- 嘉予二三友,乘興同杖藜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
- 老來無復事狂游,倚杖看花動客愁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晚春
- 仙翁更借提攜力,竹杖由來解化龍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蒙詔書獎諭寄呈王介甫相公
- 圖書閱罷獨高齋,撰杖油然午蔭回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戲梅竹二首·竹
- 弟兄不見音書絕,植杖臨流賦式微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寒食日同賞卿步江頭
- 同行有君子,粲笑隨杖屨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陳叔易汪彥章登浮翠亭
- 冷蕊疏枝整復斜,倚杖時時暗香度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雪中觀梅花
- 入舫袈裟月,穿林錫杖風。 -- 出自宋·李及·送僧歸護國寺
- 臨風抖擻簿書塵,倚杖須臾歸已晚。 -- 出自宋·李揆·行鄉
- 白頭老子面如鬼,倚杖開門見彗星。 -- 出自宋·林伯元·感時
- 舞雩山下逢丈人,植杖無語空逡巡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冬至
- 母力今衰穎,悲啼得杖輕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韓伯瑜
- 春來九雨一日晴,藜杖扶人出戶庭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春日即事三首
- 草堂宜雨又宜晴,藜杖芒鞋時一到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庵在其下穹寄山福寺
- 漁翁沙鳥傍回塘,攜杖閑吟繞寺廊。 -- 出自宋·羅處約·吳江圣壽寺
- 停杯欲共馮夷語,倚杖不知嵐氣深。 -- 出自宋·羅相·題翠蛟
- 手披荊棘訶虎兕,拄杖直叩山頭皮。 -- 出自宋·莫濟·次韻梁尉秦碑
- 一杯何得如前日,竹杖芒鞋語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鄂渚和章同年元榮鄧教授友友微字韻
- 西風吹上千巖頂,竹杖芒鞋住幾時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留青陽游九華寄袁倉使
- 花時莫負此良辰,信杖間行寂寞濱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與應得李洋歸
- 與君笑入白云去,柱杖前頭盡是詩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邵陽界上同友人山行
- 萬匯咸亨承化育,拄杖機輪轉轆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東邊覷了復西觀,拄杖重重話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偈二首
- 春去秋來三百年,拄杖至今猶靠壁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衲僧今日路頭通,拄杖生云興已濃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缽盂根底三千界,拄杖頭邊四百州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之書記
- 草鞋對頰聳八耳,拄杖橫身撐兩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二十二首
- 半收小雨西風冷,藜杖相半入畫書。 -- 出自宋·釋普聞·郊意境格二首
- 洗腸換骨老芭蕉,拄杖牛來價轉高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頌古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