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9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插花野婦抱兒至,曳杖老翁扶背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田家三首
- 一為折腰趨,永愧植杖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中山鶴
- 幽人睡足戴綸巾,策杖開門卯酒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柯山雜詩四首
- 先生舍我欲何歸,竹杖黃裳登翠微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王道士還山
- 南院開門送,東山策杖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從侄棲閑律師
- 喉乾無聲哭無淚,引杖去此他何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餓者行
- 慎勿過虎溪,曉霜侵杖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
- 漲江臨眺足消憂,倚杖江邊地欲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觀江漲
- 人間偉觀如此少,倚杖不覺泥及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雨
- 南枝烏鵲不敢嘩,倚杖三嘆風枝斜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中秋不見月
- 蘆叢如畫斜陽里,拄杖相尋無雜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贈傳子文
- 兩公得我色敷腴,藜杖相將入畫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崇蘭圖二首
- 數年湖上謝浮名,竹杖紗巾遂性情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
- 更宜明月含芳露,憑杖蕭郎夜賞春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范真傳侍御累有寄,因奉酬十首
- 親知握手三秋別,幾杖扶身萬里行。 -- 出自唐·苗發·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(孫父曾牧此州,因寄家
- 南閣罷圖史,西亭回杖屨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雪
- 伐鼓眾欒興,剡剡彩杖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立春觀杖牛
- 方朝西山秋,歷覽陪杖屨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謁孔先生
- 預喜銜杯集,當期策杖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景仁之什
- 犢子迎風立,童兒以杖隨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別湖橋
- 作亭縹緲山水勝,曳杖扶疏煙雨蒙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
- 醉帽欹花落,吟身信杖扶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寄周晉仙
- 花間乳鹿笑相迎,拄杖穿花導鹿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壽陸放翁三首
- 茅齋堅坐日日雨,竹杖長閒處處苔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雨
- 老去腳猶輕,吟邊不杖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唐律十首
- 誰更能騎馬,閑行只杖藜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拾薪澗底青裙婦,倚杖檐間白發翁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山人家
- 或如夸父逐三足,曳杖狂走無西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故人入坐時起迎,拄杖徐行轉愁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
- 足巾屏之行李,拂藜杖之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年去年來無盡期,拄杖依前烏律律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四首
- 寄形一榻日蘧然,倚杖支頤髻指天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病中作
- 空嘆與齡夢,難留曳杖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鄒公挽辭二首
- 竹間幽徑草成圍,藜杖穿云翠滿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淵明門下無車馬,竹杖芒鞋敢扣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比以形字韻詩遞送張功甫直閣未報復于本韻中
- 眼法窮山脈,囊經掛杖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高山人德充
- 炎方屢夢經行處,曳杖閑過獨木橋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懷五臺舊居
- 茯苓夜煮倘許飧,鐵杖來敲石門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金華隱者
- 腰腳頑麻,賜他靈壽杖,也難扶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并游英俊
- 笑殺太師光,賜靈壽杖,有詔扶他入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調二郎神/二郎神
- 夜出偏師斫其壘,以杖擊地何神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
- 一雨餞殘熱,忻然思杖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郊行
- 末句拈花笑,前知曳杖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柳齋陳公四首
- 直須滿了葵丘戌,策杖溪邊待璧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山甫赴嶺口倉與黃兄來復同載
- 父老門庭下,兒孫幾杖前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李泰發參政三首
- 是以江濱五畝園,拄杖芒鞋日經畫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贈閻德夫參議
- 今日攜壺地,南池信杖行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五月六日為叢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諸公
- 峭寒催換木棉裘,倚杖郊原作近游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野步
- 雨馀徐步看山罷,植杖沙邊試水痕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致政楊圖南僉判惠園亭石刻來索惡語寄題四首
- 故書收拾歸去來,倚杖斜陽唱誰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題李杜蘇黃像·太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