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8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訪君行李處,許我杖藜來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寓寧庵縱步
- 攤錢晝浪看三老,杖藜晚岸尋名緇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茶瓜暫喚林間客,杖履長輸物外人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后十日重游
- 里社何幸還,尾君杖屨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
- 號召風師呼雨伯,杖劍叱喝急急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
- 余山兼剩沼,亦足杖吾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典秀山宅半
- 雖勞拄笏望,猶賒杖藜行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游巾山得晴字
- 迎眸秋色遠,頓覺杖藜輕。 -- 出自宋·郭秉哲·秋日郊居
- 兩蘇寂寞涪翁死,杖屨誰與同躋攀。 -- 出自宋·郭明復·大人按部過云安下巖留小詩命同賦
- 晚日池亭迥,秋風杖屨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中秋日與諸公同游寶蓮院分韻得塵字
- 聊試茶花便歸去,杖頭挑得晚風涼。 -- 出自宋·賀允中·題石橋
- 更擬孤山結茅屋,杖藜聊復信乾坤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題汪水云詩卷十首
- 扁舟白云不可度,杖藜蠟屐乘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題上封寺
- 盡教人作畫圖傳,杖藜見我看山色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小圃將成
- 青鞋黃帽侵晨起,杖策徐行聽流水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圃景大吟呈伯氏
- 日射巖扉曉霧開,杖藜拄石破蒼苔。 -- 出自宋·黃初庵·升香林洞
- 意得壺觴外,心清杖屨間。 -- 出自·黃度·隆蔭堂
- 踏雪詩人應癖好,杖藜日日為詩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李藍溪梅花韻
- 醉下山樓客袂分,杖藜猶帶碧闌云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別方蘭室
- 露草牛羊長,風花杖屢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田家春日二首
- 心寄塵埃外,春歸杖履中。 -- 出自宋·句昌泰·題新繁句氏盤溪
- 我家西鄰有勝概,杖履清攜冒凝凜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先仲微仲純仲三兄過普明寺賞雪分韻得飲字
- 它日還家稍安穩,杖藜相過莫嫌頻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又次韻司空彥修送行
- 忙中安得此身閒,杖策西風自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疏山
- 他年家事茍有付,杖藜□此同悠然。 -- 出自宋·令狐俅·題清芬閣
- 何事諸君冒艱險,杖藜來入白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簡朱干叔諸友
- 暫謁明光拂斗槎,杖藜歸去赤城霞。 -- 出自宋·錢易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片月黃昏掛客愁,杖藜間過水西頭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晚步
- 下有幽人獨往來,杖藜縹緲誰能畫。 -- 出自宋·饒良輔·竹徑步月
- 茅屋雞聲勘夜分,杖藜挑月帶余醺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安石嶺
- 龜毛拂子,兔角拄杖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自贊
- 何如起來,提卻拄杖子,東行西行,忽然等看個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布袋贊
- 缽盂高掛懸崖,拄杖依前靠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一汀流水白漫漫,杖子何曾探得著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布袋贊
- 踏斷草鞋,拗折拄杖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了翁
- 十萬里沙來又去,杖挑只履在肩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頭白山翁貪漱齒,杖藜逐石過橋西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雁山
- 塔聳霞標在上頭,杖藜猶記昔年游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寄赤城新珩講師
- 望望東西草色新,杖藜曾逐少年身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經舊游
- 何勞舉指與言詮,杖頭一眼明如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未見晴梅發,先思杖屨輕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往龍岫舟中
- 識得拄杖子,被拄杖子縛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坐曲木床,握烏藤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靜據胡床,閒握柱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鏡外狂奔演若多,杖頭擊著破灶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坐曲木床,握烏藤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白鷗定怪盟事寒,杖藜投社不多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演侍者
- 手攜拍板傳大士,杖掛剪刀梁志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時禪人出丐求頌
- 古木陰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過橋東。 -- 出自宋·釋志南·詩一首
- 慵論道,嫩談禪,拄杖桃來個個圓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