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4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牛起拄杖為他中下,上上人來過不打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芭蕉拄杖與奪,直要當風眼活。 -- 出自宋·釋端裕·頌古十首
- 卻煩拄杖子,與諸人通個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靈山拄杖,斜靠壁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山僧拄杖化為龍,吞卻乾坤大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靈山拄杖,且拈告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他時把杖來輕探,莫謂從前一滴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皎中庵住廣壽
- 香嚴鞭杖,石鞏放繩頭,跨入白云深處游,直得通身無影象,時吹木笛有來由。 -- 出自宋·釋梵言·示曇清侍者牧牛歌
- 衲僧拄杖黑癝{左粦右皮}皴,不屬陰陽別是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東山拄杖子,也自黑粼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春日示眾
- 只憑拄杖,一切靠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橫按拄杖,坐盤陀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趙州拄杖雖粗糲,未必親曾靠著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石壁
- 曉來策杖過溪西,十分春在梅梢上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推條拄杖閑行,切忌回頭轉腦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葛陂化杖誰為力,陶壁飛梭事有因。 -- 出自宋·釋南雅·偈頌七首
- 惟有拄杖子,硬葛狚,黑粼皴,勿變遷,無面目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累及拄杖子,皮膚脫落盡,通身烏律漆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水邊秋杖屨,石上雪須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清壹·寄無著
- 家世拄杖,佛祖付囑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頌古三十一首
- 衲僧拄杖子,漫漫黑似煙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天臺拄杖子,相見笑忻忻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九首
- 閑攜竹杖過橫塘,碧藕無花葉更香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代趙景賢和林定庵韻
- 老翁扶杖立,空對爛銀盤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江上對月
- 衲僧拄杖頭,一千三合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惟有拄杖子,黑粼皴,元依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惟有拄杖子,不隨時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衲曾拄杖知時節,千里萬里一條鐵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善財拄杖如無用,乞與倦狂老萬回。 -- 出自宋·釋師一·頌古八首
- 老來拄杖思分付,未見當年吃棒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偶作
- 更提柱杖,擊涂毒鼓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烏巨山逵長老命立首座持師頂相請贊
- 今辰扶杖出,窮探不知倦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贈同志
- 偶扶筇杖出,因采菊花餐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偶作
- 飄然攜杖錫,歸隱故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題顏晞仲歸隱
- 又思扶杖出,溪上聽泉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春日病起
- 翩然曳杖還,專意在一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還山
- 鱗皴柱杖子,非長亦非短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韶陽拄杖頭邊眼,供佛燒香不在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拋下拄杖而立,不同草草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二十一首
- 拈起拄杖便行,亦豈匆匆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二十一首
- 一條山杖挑心月,逢人只好哭蒼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如來寶杖親蹤跡,莫比世間閑戲劇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牧人執杖看,免惹閑公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- 德山拄杖親,要打劉鐵磨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
- 一條拄杖,披一布襖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老僧拄杖頭有眼,不打披毛戴角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造塔示眾
- 封卻拄杖頭,結卻布袋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識得拄杖子,被拄杖子縛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不識拄杖子,亦被拄杖子縛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封卻拄杖頭,結卻布袋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