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4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枝瘦杖萬里心,策策尚欲窮幽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贈后山僧謙自牧游
- 昔提一杖行天下,今對千秋發浩歌。 -- 出自·于右任·生日詩
- 父老荷杖送,奔走村塾童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
- 芒鞋竹杖風月冷,千山萬壑開晴煙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王禹玉游西巖
- 葛巾藜杖勤相過,共賞芙蓉四面風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鮮于東之晉伯之子贈詩次韻
- 西風飄杖履,偶作洞霄客。 -- 出自宋·陳伯山·同廖繼道游洞霄
- 阻操幾杖候安否,宜遣音書問若何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寄胡仲連三丈
- 手攜竹杖足穿革,緩撥瓊花徒步行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西征范田遇雪三絕
- 暫憑竹杖聊相謔,敢對金樽略放行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高師魯以詩求鶴膝杖且有詩壇尋盟之語戲次其
- 秋風扶杖屨,漉酒助君歡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華蓋山
- 書篚幾杖皆清風,相看蔭我冰雪容。 -- 出自宋·陳士徽·廣陰亭詩
- 芒鞵藤杖似從容。 -- 出自宋·陳文增·春日田園雜興
- 秋風吹杖屢,回首涕空潸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感懷
- 小童敬杖屨,添香撥馀燼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游北禪
- 前回藜杖繞芳郊,底處梅花出好梢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又次韻答克修
- 葛巾藜杖款重關,不獨風流識謝安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再用韻
- 當車穩杖屨,當肉飽藜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野葩芳杖屨,林靄潤須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
- 未暇扶杖支疲癃,每羞照鏡現老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游自次前韻
- 褰衣扶杖躡天險,十步九顧愁猿猱。 -- 出自宋·馮岵·全州南城
- 幅巾支杖勇還鄉,昨夜方開晝錦堂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建寧府宴徐意一知院樂語
- 彼哉植杖徒,長在見何庳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思耕亭
- 角巾支杖亟還里,覽輝翔集毋輕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庸齋赴召
- 閑拈藜杖歸來晚,簾幙風微花氣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春日即事二首
- 天晴扶杖出,寺近與僧歸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過林石田湖上所居
- 何妨曳杖來,斯樂未敢獨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
- 偷閒挈杖來,小逕緣詰曲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放步園林得俗字韻
- 閒情從杖屢,幽意滿林塘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劉誼夫見寄云溪之什用前韻
- 晚涼曳杖尋幽絕,怪樹相逢如磬折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李智淵暮行湖上
- 只憑藜杖穿幽徑,還喜蒲團憩小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歸云溪
- 我來策杖登臨罷,落日歸鴉自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郝顯·湘山寺
- 有時倚杖迎風立,日照川原細草香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日照圃中
- 冥搜尋杖屨,不為看花忙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寄黃云心
- 林僧倚杖看泉脈,野客橫琴坐石稜。 -- 出自宋·黃非熊·清音洞
- 老夫慵杖履,待汝入嵩云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小魏買馬久不至以詩寄之
- 偶攜藜杖過橋東,曲港潮流處處通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夏日田居即事(四首)
- 芒鞵竹杖須乘興,快取平生見懶真。 -- 出自宋·樂備·次馬得閒幽居客至韻
- 卻來從杖履,已辦幾屐穿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翠微堂
- 待君植杖武夷山,南去尋君任雙趼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晉州會上送衛伯紹休官南歸
- 費君投杖處,行客過彷徨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題靈陽宮
- 芒鞋竹杖恣如往,煙蓑雨笠長相隨。 -- 出自宋·李嘉謀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平明攜杖前溪去,誤入仙人白玉壺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張濟川夜雪二首
- 穿云策杖岸烏紗,來訪南山羽客家。 -- 出自宋·李稙·許南山許真人故居
- 橫拖拄杖去,笑折梅花還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山行
- 偶扶藜杖過南津,野寺長橋發興新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過普寧寺
- 試將拄杖敲巖石,喚覺蟠龍速起行。 -- 出自宋·羅點·龍巖寺
- 山僧倚杖移時去,說似溪邊采藥翁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雁蕩道中
- 一條拄杖為知己,擊碎千關與萬關。 -- 出自宋·齊禪師·臨寂偈
- 芒鞋竹杖經行遍,絕勝籃輿喝道時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春晚緩步臥龍始盡見此山全體
- 我攜拄杖奔南北,君入西山恣輕忽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悟藏主還姑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