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4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贈師拄杖子,似我簸箕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澄師還昭覺
- 與君藜杖極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臨江仙·茅屋三間臨木杪
- 朝來策杖探消息,香處初開一兩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次韻王司戶梅花五絕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婦人玉
- 起尋藜杖行東皋,麥隴芊芊凈搖碧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次韻翁士秀雪再作
- 記而今、杖策過溪橋,留行跡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滿江紅·衰老貪春
- 獨攜拄杖行溪曲,恐有挐音出葦叢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秋懷次黃仲甄韻
- 故應拄杖偶然來,那得泉中覓居士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云月篇
- 猶有筇杖多情,捫蘿踏石,墜半嚴華雨。 -- 出自宋·葛郯·念奴嬌·年來衰懶
- 興來倚杖看蒼石,無限空山木葉飛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韻秋日五首
- 興來倚杖閒臨眺,巾影欹風似阿誰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閒興
- 何堪投杖逢曾子,誰解推天繼退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哭幼子二首
- 有時竹杖芒鞋至,醉著山光水色間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鷓鴣天·竹樹蕭蕭屋數椽
- 請君停杖履,俯念耦耕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春游遇雨
- 家家竹杖只圓光,此竹如何得許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戲答益老寄方竹杖
- 裁為拄杖一尋許,巧作輕輿四尺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王粹中惠白鶴山麟川觀斑竹杖并竹輿
- 或言天杖誠虛語,榮悴中分亦偶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楊州瓊花
- 曲終扶杖欲歸去,即詠白駒三四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過鹿伯可
- 試將拄杖踏芳草,更看蘭舟航野川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春游三首
- 興來策杖繞山側,竇深巖遠不可側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紀游
- 老農扶杖間相過,一味豐年說不休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春晴
- 興來隨杖屨,意到總林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梅六首
- 振衣策杖一欣然,涼風為我生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施文叔絕句四首
- 花前曳杖極徜徉,為汝臨風一慨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月見菊二首
- 心期窮杖屨,宿昔戒車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早出小北門
- 要攜藜杖作登臨,病不如人空竚首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日病中無酒無菊寄王信州老謝丈
- 休嗟妨杖履,聊取便鋤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社日風雨
- 兒曹從杖屨,老子廢杯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同兒曹步月寺門作
- 白頭扶杖稚子旁,不待符移自相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永豐令括蒼章君尉上蔡謝君以淳熙改元二月晦
- 要攜藜杖出,安得凍泥通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簽判丈喜雪二首
- 何當從杖履,底盡得深論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遠齋頃寄在湖日所作三詩舟中次韻
- 每扶短杖行方穩,欲泛扁舟計未諧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湖莊述懷
- 獨扶瘦杖欲經過,為問高僧意若何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斷橋
- 橫擔拄杖長安去,才出門時盡坦途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繼榮上人求無庵頌
- 懸知壽杖宜扶孔,縱有蒲輪莫致申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趙東巖簡叔彥侯四首
- 村翁曳杖前山去,丁祝孫來酒戶尋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九用喜雨韻三首
- 夫子曳杖逍遙,曾子易簀兢戰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謝世頌三首
- 舉杯邀杖履,同問春深淺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書隱和韻謝再答之
- 山間藜杖看初春,忽報滄洲除命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寄程滄洲
- 胡然拄杖轉落南,膜拜叢中獅子吼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璘上人
- 聽我曳杖歌,金石聲撼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詩談
- 醺余扶杖歸,笑語喧童稚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塾樓春集次日和兒輩韻
- 半月陪杖屨,此別情詎忘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別游天臺云臥往
- 昨日扶杖過我蝸角廬,共談壁上先天內外圖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
- 飯余曳杖一登臨,看盡青天沒飛鳥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河沙寺西崖
- 登山無杖策,元不事依憑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妙覺山用老溪寶葉二僧韻
- 有時持杖出,只到洞門前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隱者
- 扶將藜杖去,挑取錦囊歸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郊晚歸
- 冥搜尋杖履,不為看花忙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黃云心
- 不須拄杖穿寒云,幾案之間有廬阜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
- 青山拄杖尚能否,華發與秋俱老蒼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寄朱滄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