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1個字的詩句
杖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杖屨獨徘徊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太常引·藕花無數半開時
- 杖策尋芳逢野老。 -- 出自元·許楨·漁家傲 和
- 杖藜徐步立芳洲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,湖州(今浙江省吳與縣
- 杖藜山遠近,舟楫泖西東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杖頭挑日月,斡天地、推移氣泄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月中仙
- 杖頭挑起入云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詠葫蘆
- 杖頭挑起*江湖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大葫蘆,先生出,常背此以貯酒也。
- 杖上一瓢春醞,匣中三尺**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西江月·杖上一瓢春醞
- 杖挑春色,逍遙太虛仙境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侵尋妙景
- 杖履時來 -- 出自元·王惲·南鄉子 夏日,同王子勉雷彥正王子初納涼西
- 杖藜門外看平湖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定風波·長日心邊一事無
- 杖屨放鶴叟,蓑笠釣魚翁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水調歌頭 翰林諸公相餞齊化門外,因用不肖
- 杖藜閑暇,孤墳梅影,半嶺松聲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秋日湖上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杖尋晞發石,亭欠蓋頭茅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用游半淞園韻見懷次答
- 杖策時一臨,逍遙更延佇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鄒園十詠 蓼灘
- 杖痕兼鶴跡,來往自從橫。 -- 出自宋·釋文兆·莎庭
- 杖錫無同侶,沖霜獨自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早行
- 杖蔾時訪我,終日話南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郝逸人
- 杖蔾尋隱跡,重疊過林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山中尋羽客不遇
- 杖藜林下云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句
- 杖藜探澗水,欹枕看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寄東山禪師
- 杖藜徑入漁樵去,從此因君得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夾得胡仲芳詩次韻
- 杖策松門興未窮,更過金地雨花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岳麓寺三首
- 杖藜竟日窮心賞,猶自羈愁未肯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會覽亭三首
- 杖策遂侵尋,獨下前山隈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窗陰忽霽獨往山下看梅
- 杖藜乘興速來過,不來吟醉奈春何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放歌招孫祖訓俞國寶飲
- 杖藜到處花輒好,夭紅艷紫相留連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韓使君分送芍藥索詩因憶舊游
- 杖藜時過門,軟語伴幽獨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鄉人宗旨上坐
- 杖屨頻來端不惡,只愁東望起歸心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楊德駿任致道登北觀留題壁間
- 杖藜過我城南偏,游戲世間文字禪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呈謝仲連
- 杖藜如向碧空行,路轉松杉面面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自橫山歸偶成
- 杖拖瘦路鳴敲鏗,天臺廬阜著腳行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山堂紀實
- 杖屨山蹊窄,鐘魚佛界深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用鄭浮梁韻簡圜師二首
- 杖屨陟層巘,此懷今未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
- 杖藜喜逐先生后,斂板誰知故我非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謝朱促玉二首
- 杖錫知何處,留云守禪關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尋僧不遇
- 杖頭有金何處沽,何況杖頭金又無。 -- 出自宋·邵定·提胡慮
- 杖藜穿莎入微逕,古藤絡樹春冥冥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石門洞
- 杖藜擬訪神仙宅,中有長眉不掛愁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秋日言懷次韻
- 杖錫去隨緣,鄉山在日邊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僧還日本
- 杖策思尋半日閑,偶隨流水過前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訪許文學不遇
- 杖缽孤蹤去,凄其驛路間。 -- 出自清·萬壽祺·行腳
- 杖履重林外,樽罍曲水邊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游籍田三首
- 杖藜亦欲頻還往,肯使清閑并屬公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陶子駿佚老堂
- 杖黎得得入云看,中有幽篁下有蘭。 -- 出自明·方勉·題黃山
- 杖鉞知何處,看云望欲迷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瀘南子止兄
- 杖屨可少留,吉日辰甚良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謝張待制赴飲
- 杖履欲歸聊徒倚,棲鴉寒帶暝煙還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
- 杖藜還高岡,夷猶不忍棄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武夷山
- 杖底泉聲滴瀝,水邊樹色空蒙。 -- 出自宋·陳嘉官·游霍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