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在第4個字的詩句
本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岐黃作本草,甘辛味所紀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
- 從茲失本然,至理而浮沉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吳微仲常齋
- 三人舌本有雌黃,一引胸次還虛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茶與汪正夫兼簡行夫
- 愿分墨本余,刻之蒼岸陰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仲尼知本故稱水,請看縣崖瀉飛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潘縣尉
- 襄陽根本地,回首一悲傷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有感
- 國家大本重谷祿,曰奎曰胃明天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司農(nóng)丞杭公還京詩
- 壽梅紙本傳常武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木蘭花 劉子善得常德壽梅圖持歸鎮(zhèn)江壽?
- 自言家本錢塘住,望仙橋東舊城路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烏鎮(zhèn)酒舍歌
- 蘭芽菊本已凍死,惟有春風(fēng)薺菜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白頭母吟
- 幸生芳本,當我扆旒。 -- 出自唐·李亨·延英殿玉靈芝詩三章,章八句
- 于焉報本,是用告虔。 -- 出自唐·趙光逢·郊廟歌辭·梁郊祀樂章·慶和
- 風(fēng)姿骨本恰如此,是不是,寄一字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與馬異結(jié)交詩
- 每思窮本末,應(yīng)合記圖經(jīng)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華岳
- 促令芳本固,寧望雪霜中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采蓮曲
- 鵲巢性本高,更在西山木。 -- 出自唐·蔣冽·山行見鵲巢
- 呼兒謄本寄之去,豈敢有意夸雄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仲巽荊州大雪
- 按圖得本原,云是黃帝女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祠仙姑回馬上作
- 輪回轉(zhuǎn),本來面目,改換片時中。 -- 出自宋·了元·滿庭芳·鱗甲何多
- 紫荊同本但殊枝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臨江仙·遙認塤篪相應(yīng)
- 當初真本,到此或容披覷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措大做生朝
- 俾務(wù)於本,惟土物愛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(nóng)于郊
- 不念其本,則越其思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(nóng)于郊
- 先當植本根,次第施良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劉樞密留守建康
- 君看有本源,發(fā)端自涔涔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吳伯承
- 看培邦本強,詎止鄉(xiāng)國肥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秘閣鄭公移節(jié)鄉(xiāng)部置酒餞別詩以侑之
- 扶疎百本木,自昔誰所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近榆亭
- 蔣侯厚本學(xué),落筆語更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示師文
- 遄邁自本圖,闕供恐貽悔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泊海子口
- 自響其本,豈不爾思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嘉禾頌七章章四句
- 不死有本性,必生亦時爾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接花
- 愿待善本校中秘,毋令後儒爭魯魚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經(jīng)史閣
- 萬事根本安裝難明,聲之所發(fā)由聲聲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冰韻端夫聞江北水磨
- 道義尊本朝,好約信強虜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紀關(guān)隴
- 長笑袁本初,妄意清君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講武城
- 歸來非本心,退結(jié)山中庵,秋風(fēng)入我袂,又往天之南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緣庵主
- 原詩各本皆缺以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似表弟題朝爽亭呈公曄公和二友
- 力刊善本妙毫厘,日費千金曾不顧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昭祖送韓文
- 當除禍本,重結(jié)人心,爭奈竟荒迷。 -- 出自宋·董穎·薄媚
- 道人了本源,超然契無生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郭信可琴中趣軒
- 庸僧昧本原,豈識西歸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
- 其間一本尤所喜,欲售千金貴無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投座主張子猷給事
- 老來報本思宗祖,不為豪夸里巷間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歸鄉(xiāng)二首
- 旋移菊本對茲辰,汲灑清泉浥細塵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移菊
- 虛明是本體,不受世鑽刻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韻仲志荷珠
- 好將一本獻天子,能信邦家本兆民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戚仲騾綱圖
- 邦儲邦本孰輕重,肯使疲民困征擾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正言守永嘉
- 比逢善本窮日誦,章分句析無遁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林德久秘寄楚辭故訓(xùn)傳及葉音草木疏求序于余
- 只今定本夸第一,貞觀臨寫鐫瑤瓊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
- 易林律本君須寄,月窟天根語未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至道節(jié)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