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本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木末清風平與接,山中本色晚宜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賦陳子得書樓
- 歲月箭過歸有期,卻把本色初心娛父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兒沆赴昌國學錄
- 便酩酊朝昏,又誰知在本有真靈,萬塵羈絆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洞仙歌·千魔萬難
- 離騷何苦怨鶗鴂,鶗鴂本因搖落鳴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早秋二絕
- 儒佛故應同是道,詩書本是不妨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僧介然
- 南山截竹為觱篥,此樂本自龜茲出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聽安萬善吹觱篥歌
- 扣寂由來在淵思,搜奇本自通禪智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從弟茂卿
- 睆睆休嫌笏與紳,如公本是九包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蒙寵示佳什殆無遺巧勉成二章一以報佳貺一
- 致君堯舜不足驚,升平本付公輩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相逢地,還憶今宵三韭本語,謂廿七也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正何須
- 灞陵一代無發毀,儉風本是張廷尉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倚瑟行
- 佳花費事治,十無二三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雜興
- 十分脫出詩書味,一色本來風露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夜渴挑菜
- 真金玉,鈺成玄寶,出自本師知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論金玉
- 扁原缺扁字,茲據丁鈔本補舟脫去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摸魚子 復用前韻
- 騰今跨古,這靈明覺性,本無虧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論性
- 誰言孟德烏林日,全似本初官渡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曹操七首
- 借婆裙子拜婆年,不識本來真面目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二首
- 不屬陰陽別是春,靈根本是吾家有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荊棘太賤任從荒,粟麥本體隨他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修煉豈教人世識,歸真本是太陽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永嘉之重自晉始,積至本朝始多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
- 學人笑問玉版師,孰是本來真面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歧竹
- [函鐘為宮]五祀之本,社稷有嚴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
- 志士何曾恥把關,忠臣本自不言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蒲君刑曹佳什
- 歸到故廬同逆旅,人生本自怕牢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歸到
- 顧惟爾大父,皇極探其本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
- 揚觶姑欲退觀者,鳴鼓本非攻吾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歸耕何幸逢米賤,息陰本自嫌木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和
- 喜梵夾書送老,惡巾箱本如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左目痛六言九首
- 酢梅難比奉宸杏,病橘本非供御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即事四首
- 卻登靈隱寺,巖壑此其本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張真父著作游湖山
- 余甘到底有遺味,檐卜本來無異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黃伯淵見寄二首
- 花月舊應看浴鶴,松蘿本自伴刪書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華陰隱者
- 一鶚難成燕雀伍,非熊本是帝王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獻王大夫
- 好文天子揮宸翰,御制本多推玉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龔光大師草書歌
- --皎然云與輕帆至,山將本寺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冬日建安寺西院,喜晝公自吳興至,聯句一首
- 更借洞庭湖上月,數宵本送到錢塘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到錢塘卻寄姑蘇太守
- 絲綸,膺重寄,遙防遷美,本鎮恩隆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滿庭芳·玉葉聯芳
- 冷香不斷春千里,歸路本非賒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眼兒媚·儂家風物似山家
- 別興偶隨云水遠,知音本自國風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喜得自牧上人書
- 不是傲他名利世,吾師本在雪山巔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
- 臨海舊來聞驃騎,尋河本自有中郎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從軍行
- 聞道令人好顏色,神農本草自應知。 -- 出自唐·崔興宗·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
- 政思橫說與豎說,莫廢本來微妙舌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子發
- 見汝大江郊,高浪搖枯本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生查子
- 大易乃在我,亙古當一本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
- 勉旃速辦古人事,貂蟬本自出兜鍪。 -- 出自宋·閻蒼舒·贈郡帥郭侯
- 交朋徑略形體中,嗜好本非杯勺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廣文重午吊古
- 公與由也果,有得非二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