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7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何人月下攜枯木,寫取穿云落澗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水樂
- 醉寫泉聲入枯木,何處更尋響泉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興寧縣東文嶺瀑泉,在夜明場驛之東
- 風流人物被草木,香滿橘洲連獄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古風敬餞都運煥章雷吏部祗召入覲
- 寒曦不自暖,落木幾曾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時眺
- 村落事妖神,林木大如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賽神
- 命樵執斤斧,怪木寧遽髡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賽神
- 夏風多暖暖,樹木有繁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表夏十首
- 有鳥有鳥名啄木,木中求食常不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近朱憐冉冉,伐木愿偲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
- 一云深山有大木,中有猛虎吃人肉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漁樵問答歌
- 千里何蕭條,草木自悲涼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
- 兩山抱澄潭,老木枝干互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九
- 敷績壺冀始,刊木至江汜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會吟行
- 愿得西山無樹木,免教人作淚懸懸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折楊柳
- 山僧見客如枯木,疑是懶殘南岳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查山林氏
- 號風饑虎怒,失木啼猿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隱靜山
- 辛夷碎花縣,瘣木老藤掛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虎牙灘
- 神光來燭夜,壽木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徑山寺樓
- 吾生一葉寄萬木,況復搖落浮滄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連日風作,洞庭不可渡,出赤沙湖
- 陟岡睽魯衛,伐木愴應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
- 峰俯前榮嶢,佳木秀諸院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與吳興薛士隆使君游弁山石林先生故居
- 門外鴨頭春水、木蘭船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虞美人·閑敲玉鐙隋堤路
- 出門念衣單,草木當窮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留別舍弟
- 西樓臨方塘,嘉木當華軒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從元太守夏宴西樓
- 樓觀開朱門,樹木連房廊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學仙
- 豺狼日已多,草木日已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懷
- 華岳獨靈異,草木恒新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華山云臺觀
- 枯巢無還羽,新木有爭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曉公歸庭山
- 巖谷不自勝,水木幽奇多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危峰紫霄外,古木浮云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鴉路溪行,呈陸中丞
- 北山少日月,草木苦風霜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達奚舍人
- 山岳恩既廣,草木心皆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河陽李大夫
- 遠山低月殿,寒木露花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創
- 臨風但攘臂,擇木將委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吳中聞潼關失守,因奉寄淮南蕭判官
- 山川隨轉戰,草木困橫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時謬蒙差攝海鹽令,聞王師
- 池塘催謝客,花木待春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時謬蒙差攝海鹽令,聞王師
- 孤墳何處依山木,百口無家學水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裴舍人故居
- 寒禽驚后夜,古木帶高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
- 主人庭中蔭喬木,愛此清陰欲棲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小鳥篇,上裴尹
- 春風吳苑綠,古木剡山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行軍張司馬罷使回
- 湖山春草遍,云木夕陽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舍弟之鄱陽居
- 渚蘋行客薦,山木杜鵑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經漂母墓
- 松蘿深舊閤,樵木散閑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和中丞出使恩命過終南別業
- 故園經亂久,古木隔林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侍御充東畿觀察判官
- 結茅依翠微,伐木開蒙籠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幽寂亭
- 早鶯何處客,古木幾家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升歸上都
- 碑苔幾字滅,山木萬株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長沙桓王墓下別李紓、張南史
- 山川降嘉歲,草木蒙潤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秋集罷還途中作,謹獻壽春公、黎公
- 潯陽山水多,草木俱紛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
- 時屬春陽節,草木已含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郗詹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