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7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高墳臨大道,老木無柔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過比干墓
- 清泉篆溝渠,茂木繡霄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六十五歲新正自貽
- 云煙雖已淡,林木未全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重九日登石閣三首
- 地土尚傳唐草木,山川猶起晉云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絳守王仲賢郎中
- 對此塊然唯土木,降茲未始不魂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商守新歲
- 百里不見人,草木誰當遲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七哀詩
- 倉鹒知陽春,喬木聲關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
- 歸來坐平泉,草木何足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
- 解榻暫如龜遇木,閉簾還似雉嬰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鎖試呈同舍三首
- 低枝競聽法,草木有情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
- 老人已復形槁木,真幻那知然不然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文潛憶楊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飲作
- 川涂見吾弟,薪木詢我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無斁八弟永城相迎韻寄懷
- 離騷憭栗悲草木,幽音細出芒絲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魯直并呈明略
- 競向山中尋草木,伏鉛制汞點丹陽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贈白龍洞劉道人歌
- 雨淚落成血,著木木立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十首
- 沖風不成寒,脫木還自奇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涉潁
- 融泥還結凍,落木復沾叢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雪中寄魏衍
- 爭前借言色,草木亦晶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還里
- 泥涂無去馬,夏木有來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無斁
- 三年哦五字,草木借輝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西湖
- 縱使龍頭安尺木,更從教、豹變生三角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賀新郎·世諦人多錯
- 蒲葵裁成扇,癭木斲為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爐亭勞余出山且取子美
- 麋鹿所驚怪,草木或不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梅山弟家醉中
- 如今所見到草木,不獨飛鳥啼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綠萼梅歌
- 顧不此信信偶木,鴃舌唄誦淫比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
- 山林深處壽高木,薇蕨清風生瑞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贊前人第四子良漢周歲
- 免把血軀供刻木,尚存醒眼傲空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吳竹修慶余免役
- 人生以類合,圓木不投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韻送酒與約齋
- 老枝期共雪,喬木慮摧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樊君修
- 綠潤意根生草木,清冷胸境拓江湖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病榻聞鳩
- )十月之郊,群木肇生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十月之郊一章
- 扶桑銜日近,析木帶津遙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何當翼明庭,草木生春融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
- 鳥飛青苔院,水木相輝映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長安竇明府后亭
- 山海萬里別,草木十年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酬漳州張九使君
- 長廊朝雨畢,古木時禽囀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獨游青龍寺
- 輪囷自許先枯木,首鼠何曾忌禿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古意
- 行舟壓天底,臥木擁沙痕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惠民堤河晚矚
- 美材王國秀,獨木縣官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唐詔監簿池陽市征
- 齊鹿閑三{左木右適},仙圖戲一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伯氏小疾原韻
- 遠溪寒不浪,高木暝饒風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回堞
- 奇葩萬品秀,珍木五衢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會圣宮
- 息影有時悲惡木,回車無暇避朝歌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祗役鄰郡道中曉發
- 微陰兆九地,萬木方滋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新居亦茍完,佳木頗扶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陳雜詩十首
- 夏云斂氛翳,秋木呈疏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懷十首
- 人家牛馬系高木,惟恐牛軀犯炎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勞歌
- 東吳富山水,草木余春榮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答參寥五首
- 高鴻知夜渚,喬木要霜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一月七日五首
- 禽魚隨處樂,草木向陽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