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6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老胡不識金木水火土,但見昊天森列眾光怪,大者如缶,小者如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谷風哀鳴灌木應,雨腳四垂如亂麻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
- 靡草不凋,無木不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擢彼喬松
- 雁來云杳杳,木落浦蕭蕭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
- 泥積轍更深,木冰花不發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、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
- 狨尾拂,高掛木繩床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春雨能膏草木肥,就中林野碧含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遣詩三十首
- 溪空唯容云,木密不隕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雙聲溪上思
- 跳枝竄葉樹木中,搶翔瞥捩雌隨雄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杜鵑行(一作杜甫詩)
- 磨磚作鏡,緣木欲求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一向沉空
- 栽培得、那花木,就中堪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嚴風凜冽,萬木凍,園林肅靜如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瑤臺月
- 把嬰兒姹女,木金間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抱肚·若論玄妙
- 霜角一聲草木哀,云頭對起石門開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登盤山絕頂
- 石壁凌虛萬木齊,依稀疑是武陵溪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出塞二首
- 苔徑三層平木末,河流一道接墻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
- 山花炯兮,山木挺兮,翁酩酊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醉翁吟
- 水源縮竅穴,木根潛脂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風篇
- 竅引木蓮根,木蓮依以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
- 花接上林新木變,水分清洛舊池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學士
- 自解彈成啄木聲,豈唯能寫胡人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翠羽辭
- 雷雨初過草木新,汴堤楊柳綠陰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陸子履學士通判宿州
- 八月風漸高,木葉將披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
- 三月降霜花木死,九秋飛雪麥禾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自嘲
- 揚帆江湖思,木脫天地肅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朱九齡
- 水寒潭見心,木落山露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懷三十六首
- 草枯山川貧,木落天地瘦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懷三十六首
- 林風傳顥氣,木葉送商聲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李文思早秋五首
- 舊聞君祖課木奴,試買瑕丘百株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李成季得閻子常古琴作
- 二人不來草木長,帶鋏陸離誰與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并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
- 灰盡此心猶木偶,掃除往事送芻靈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園中即事
- 山只應許我,木杪架飛椽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陪昆山邑游慧聚寺詩
- 墻陰連曲浪,木杪涌奇峰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告春亭
- 萬木山中美木成,古今靈壽得嘉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與林大夫謝靈壽杖
- 瓊玖每蒙先木李,蜩鳩方共笑飛鯤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再酬
- 隨意後園花木,滿眼家山松竹,盡可適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水調歌頭·風骨最魁岸
- 瑞羽關關遷木早,神魚潑潑上冰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帖子詞·皇帝閣十二首
- 幾隱原灰同木槁,書繙故綱有魚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西齋夜思
- 塵緇去郡客,木落渡淮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炳宗巢簿
- 翠潤園林草木長,春歸積雨滿芳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絕句二首
- 野水彎環夏木森,清蟬晚噪碧云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七首
- 落日鳴蟬夏木荒,芙蓉半落柳成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池上三首
- 地只敢受寶,木石親輸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神運殿望香爐天池等峰晚宿官廳明日早發
- 蕭蕭九月草木變,獨有修竹猶禁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北原
- 鳥去蒼煙古木,人歸綠野孤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登山望海四首其四
- 須臾聞梵唄,木魚如叩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書初涼夜至將曉:{靈壽寺作}
- 花開大梁酒,木落太湖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胡唐臣赴蘇州僉判
- 漠漠曉云生木末,蕭蕭飛雨送帆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發泗州
- 舍北參天喬木長,依憑清蔭護高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喬木
- 云低秋天陰,木落山日夕,房寒燈火青,夜久人語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鳳翅山懸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