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在第6個字的詩句
木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送客西樓落木風,鬢絲吹斷酒簾空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題扇送客懷長蘅湖上
- 束身歸來如木雞,眾鶻欲并功難齊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海東青行
- 疾風吹高林,木落天雨霜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對菊有感
- 蠹種日以滋,木病日以深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啄木
- 源遠斷人煙,木落驚啼鳥。 -- 出自明·方太古·歸解石山雜題
- 山風蕭蕭群木落,寒日黯黯孤猿啼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水南晚眺
- 燕郊秋已甚,木葉亂紛紛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送別德兆武選放歸
- 閑立秋風看木落,獨行斜日聽烏啼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東原晚望答李鴻漸
- 草具成賓饌,木綿對客衣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次韻田水南見過之作
- 勁風為之振木兮,柔條悲嗚而似簧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懷湘江
- 悲晨風之震木兮,鳥翔集而爭媚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傷落花
- 天空山接野,木落水生波。 -- 出自明·古春蘭公·贈善世求禪人歸省
- 蛟龍盤拏古木死,蝀螮漂疾飛梁通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
- 精衛(wèi)年年負木石,海中波浪何時平。 -- 出自明·顧夢圭·雷雪行二首
- 天高宿霧盡,木落空山秋。 -- 出自明·華察·山臺曉望懷僅初不至和姚山人韻
- 藤花檐際罥,木魅洞中來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車·經(jīng)廢寺有作
- 猿啼明月峽,木落浩亹山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題黃子久山水
- 燈殘江上雨,木落嶺南秋。 -- 出自明·藍智·夜雨
- 船沖官渡雨,木落市橋風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和睦公九日韻
- 采藥秋山萬木疏,霜吹瘦骨倦鋤余。 -- 出自明·廖孔說·采藥
- 大廈原非一木支,諸賢坐失有為時。 -- 出自明·劉三吾·湘南雜詠(三首)
- 老蛟踏波呼木魅,青鸞何處迎飛佩。 -- 出自明·陸德蘊·巫山高
- 空林獨自行,木客時為伴。 -- 出自明·羅纮·題畫
- 鐘鳴谷口風,木落溪上雨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題錢選畫
- 酒罷上馬去,木末清猿哀。 -- 出自明·琦元璞·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
- 青衣或來迎,木客時相遇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送僧游廬山
- 山客訝雄談,木客爭清嘯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夏夜與錢子貞集西齋賦詩敘別(二首)
- 微風蕩生瀾,木葉下驚秋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臨清軒
- 嶺云和瘴黑,木葉向冬青。 -- 出自明·史謹·過七星關
- 左攀東海若木枝,右折西華青芙蕖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
- 須臾長風起木末,高林側(cè)亞葉亂脫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題錢叔昂瀟湘圖
- 直指扶桑催木帝,及時傳語上清都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步虛詞(七首)
- 鵲巢傍檐古木,魚啼臨水長條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侯豫瞻東園二首
- 飛亭攬空翠,木末潮萬頃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癸卯閏三月十九日奉旨代祠寶公遇環(huán)中子于山
- 當時從駕土木間,匈奴驅(qū)我不得還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胡人歸朝歌
- 山僧習止觀,木客照孤影。 -- 出自·王偁·龍寺寒泉
- 傾廈誰能一木支,科名雖蚤幸權(quán)遲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讀文信公集二首
- 十月天雨霜,木落林姿露。 -- 出自明·王紳·送鼎上人還鄉(xiāng)
- 岳王祠下喬木老,林逋宅前芳草多。 -- 出自明·王直·題山水贈楊熙節(jié)
- 圣臣但攀若木枝,仙吏急索扶桑父。 -- 出自明·文翔鳳·江上吟(泊江洲守風,再宿乃發(fā))
- 徐孺每勞懸木榻,陶潛何必愛吾廬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余每至陳氏輒終日奄留廳事高明頗妨偃息以可
- 北人無不食,木枿與草芒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紫芥
- 已擬置棋刓木局,旋教開酒擊泥尊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
- 南方編短籬,木槿每當路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槿
- 可堪寥落思,木葉洞庭波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
- 遺廟荒涼古木稠,孤忠千載思悠悠。 -- 出自明·吳世忠·過張魯公祠
- 天將尼父為木鐸,乃芟《詩》、《書》定禮樂。 -- 出自明·夏煜·讀宋太史潛溪集
- 潮生知海近,木落見秋清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送張明府
- 就之忽驚云木動,沈筆欲下還躊躇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題戴進山水抱琴圖歌
- 我欲牽之在木末,方舟翻愁江水闊。 -- 出自明·姚綬·折枝芙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