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在第12個(gè)字的詩句
最在第一十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十里珠簾一半垂,楊州風(fēng)物最宜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見維揚(yáng)崔左丞
- 門瞰青山侵草開,苦吟吟上最高臺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春曉
- 彭澤歸來惟種柳,石湖老去最能詩。 -- 出自宋·梁相·春日田園雜興二首
- 忽然鄉(xiāng)思若為收,莫到三茅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送別傅郎中安道持節(jié)閩中
- 神仙本自無言說,尸解由來最下方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直甫見示次云乞豫章集數(shù)詩偶成二小絕因以自
- 君為諸老先生行,我在當(dāng)初最后來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次韻奉酬致仕通直吳七丈上元所寄之什
- 出峽朝天第一州,使君重敞最高樓。 -- 出自宋·劉長源·楚塞樓
- 每到年年二月時(shí),遷喬常向最高枝。 -- 出自宋·盧某·和強(qiáng)參軍晚鶯
- 中秋萬里共陰晴,曾記坡翁最善評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王祈伊中秋不見月四首
- 陛楯諸郎自相語,白頭祭酒最由衷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祭酒芮公既歿四年門人呂某始以十詩哭之
- 古剎浮屠映碧山,狀元題墨最為嫻。 -- 出自宋·羅點(diǎn)·褒禪山有于湖所題寶塔二字
- 個(gè)中仙景真奇絕,寶塔玲瓏最得名。 -- 出自宋·羅少微·地藏塔
- 捫蘿探得云根路,直入云山最深處。 -- 出自宋·駱安基·游洞霄
- 滿階紅葉雁聲頻,永巷秋深最愴神。 -- 出自宋·孟淑卿·長信宮
- 寺付丙丁應(yīng)有數(shù),岸分南北最堪悲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上龜山寺
- 有緣結(jié)得南山境,瀟灑亭高最可人。 -- 出自宋·錢可則·登瀟灑亭
- 客思凄涼無奈老,水光瀲滟最宜秋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七月望日再游彌陀巖
- 道契平生更有誰,閑卿于我最心知。 -- 出自宋·如禪師·答嵩禪師
- 不著畫羅金縷衣,尋常打扮最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史衛(wèi)卿·有所見
- 杖藜夢入僧窗去,飯飽茶香最可憐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有懷山行
- 今日蒸云重睹對,絲毫不隔最譊訛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和靜照詩韻
- 滿庫瓊芳斗色鮮,就中一朵最堪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(jì)·與沈五官李提點(diǎn)飲酒席間作七首
- 雪后竹籬梅亂放,一枝臨水最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樞·頌古三十九首
- 萬象光中容易度,一毫頭上最難逢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百寶光攢無兒頂,是大神呪最靈奇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十六首
- 的的西天末法僧,來分此土最初燈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(jì)·達(dá)磨大師贊
- 現(xiàn)在說法不思議,稽首光明最奇特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瑞巖和喚主人公,突出須彌最上峰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哲·偈
- 疏影橫斜水清淺,平生和靖最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
- 顧我於茲詩有興,流鶯百囀最高枝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郊行
- 觸戰(zhàn)蠻征一掃空,和云占斷最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隱山
- 寢時(shí)忘夢覺忘形,惟覺無心最可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書懷
- 信敬謙勤德更純,江湖風(fēng)誼最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哭恭仲溫
- 鳥路欹傾不可登,攀緣直上最高層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由樵徑登北高峰遂至韜光庵
- 石室閒眠過午鐘,看來唯我最疎慵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石室
- 唯有隱廬偏易認(rèn),石樓燈火最深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晚歸
- 惟有十月二十二,吉星垂照最希奇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三十六旬有六日,惟有此日最吉祥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今日何以報(bào)之,報(bào)之以此為最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家有良醫(yī)病轉(zhuǎn)多,無棲泊處最譊訛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示天童干延壽化士
- 月中香韻渾無賴,雪后晴花最好看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梅
- 一年風(fēng)景兩逢新,老去情懷最惜春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戊辰閏正月書懷
- 澤國風(fēng)煙多好景,洞庭林壑最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人之姑蘇
- 路隔半千煙靄外,為誰頻上最高臺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寄瑞天蘊(yùn)
- 茅茨舍宇偏安穩(wěn),糞埽衣裳最自由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山林巖谷皆微笑,此是如來最上因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造塔示眾
- 不是心兮非物佛,室中垂語最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靈隱虛舟和尚會中三夏每室中舉不是心不是拂
- 君子居之何陋有,清虛冷澹最深幽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竹所溫府教
- 放一頭低相見去,方知玉幾最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送璲上人
- 如何夜半扶桑日,推上須彌最上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