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與之相遇日,曾不異於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發(fā)運許主客詠影
- 終知養(yǎng)松筠,曾不類蒿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鄰幾韓持國過師商廟
- 偶來尋隱居,曾未乖宿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訪石子澗外兄林亭
- 談兵與論文,曾不涉陳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合流值雨與曹光道飲
- 獨念京洛塵,曾將客衣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任廷平歸京
- 太平羽檄何曾有,賓主相歡菊薦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察推縝之鄧州
- 淵明節(jié)本高,曾不為吏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叔歸乾德
- 方聞病下利,曾不藥物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曼叔腹疾走筆為戲
- 予今游宦意,曾不學匏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昭亭潭上別
- 應此識恬泊,曾匪慢爾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趙秘校見訪
- 相送江潭客,曾同十載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馬殿丞通判密州
- 休傳上林雁,曾系子卿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
- 數(shù)峰來枕席,曾不愧移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陳五進士遺山水枕屏
- 共是空囊客,曾非暖席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詠雪二十韻
- 誰識此意微,曾非事?lián)u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宣叔秘丞遺川牋及粉紙二軸
- 徒然驅(qū)國眾,曾靡救時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晚泊觀斗雞
- 只慮殃將至,曾無事可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此身知幸處,曾得紫微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有懷戚二仲言同年
- 終焉念小恩,曾不顧大業(yè)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懷賢詩之李兵部
- 灼見夏臺日,曾照升自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既稱有客告曾子,豈為無人毀仲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欲有一瓢樂,曾無二頃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吟四首
- 曾聞不若見,曾見不如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又五首
- 曾見方言識,曾聞始謂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知識吟
- 敢謂客之說,曾無所取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已絕登門望,曾無點額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川上觀魚
- 既得希夷樂,曾無寵辱驚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放言
- 事曾經(jīng)見,物曾持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無靦吟
- 獨有年過鶴,曾無病到身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贈道者
- 傷富貴浮云,曾縈懷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花恨月惱
- 不應夸絕艷,曾妒春華,因甚東君意不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今春閏好
- 邦公獅子吼,曾使諸天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錢濟明贈感慈長老
- 羿弧殞陽烏,曾不弋在穴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
- 居然邑里號,曾墨為還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
- 寒巖幽霧不曾開,殘雪猶封宿草荄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李秬梅花
- 半是仙槎客,曾隨禹浪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試院次韻呈兵部葉員外端禮并呈祠部陳員外元
- 修丹火候未曾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西江月·不辨五行四象
- 耕桑戰(zhàn)伐飽曾經(jīng),廟毀村荒不乞靈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盤馬山
- 蓮花因甚未曾開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端的尊前,舊曾相識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侍香金童·一種春光
- 紫樞府、誰信曾簪笏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大?
- 新詩著意不曾疏,苦覓茶栽勝索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戴帥初覓茶子二首
- 當年頭上,慣曾簪幡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賣花聲·殘夢騰騰
- 世閒何限事,曾看過云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交傍晚凝子華見寄
- 竹溪詩筆幾曾乾,遺我新詩照眼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前韻二首
- 轉(zhuǎn)路便幽深,曾來不用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勝因院
- 吾師吾孔子,曾子而子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
- 慷慨長興伯,曾揮落日戈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巢南書來,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,先期
- 傷春傷別昔曾經(jīng),木石吳兒漸懺情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此心
- 回首得兩年,曾入靈隱去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靈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