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曾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記西湖送別,曾共綰,綠楊絲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木蘭花慢 題紅犀扇面
- 自言文史舊曾知,寫景題情事事宜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安樂坊倪氏女少日曾識(shí)之一別十年矣歲晚與其
- 不知大宛馬,曾復(fù)到長安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薄伐
- 悵望西山路,曾經(jīng)胡馬過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晚過西湖
- 中天問明月,曾照漢家壇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北望二首
- 當(dāng)時(shí)如花人,曾此照鉛素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與楊子完步浣紗溪梁有懷西施之鄉(xiāng)
- 親淹上國裘曾敝,眼見金吾騎總緹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(fù)起燒竹照之八
- 鷗能來往緣曾識(shí),鶯或丁寧解說愁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(五首)
- 地首地肺何曾擬,天目天臺(tái)倍覺慚。 -- 出自唐·李旦·石淙(相王時(shí)作)
- 即此巡于岱,曾孫受命封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(jīng)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
- 翻騰造化山曾竭,采掇珠璣海幾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惠十才子圖
- 舊說雷居士,曾聞遠(yuǎn)大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假山
- 破虜與平戎,曾居第一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老將
- 愧把黃梅偈,曾酬白雪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王拾遺見訪兼寄篇什
- 難留天上作,曾換月中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還闕下高輦先輩卷
- 應(yīng)有迷仙者,曾逢采藥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書匡山隱者壁
- 心魂役役不曾歸,萬象相牽向極微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山中春懷
- 南朝古山寺,曾憶共尋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自牧上人
- 天臺(tái)衡岳舊曾尋,閑憶留題白石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酬秦府高推官輦
- 徘徊古堤上,曾此贈(zèng)垂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遠(yuǎn)思
- 惆悵秋江月,曾招我看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傷鄭谷郎中
- 憶過陽朔見,曾記大湖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主人石筍
- 明月峰頭石,曾聞學(xué)月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明月峰
- 君家閨閣不曾難,常將歌舞借人看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綠珠篇
- 平生六衣在,曾著祀高禖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恭禧皇太后挽歌詞三首
- 新除羽林將,曾破月支兵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入一作出塞
- 當(dāng)為天北斗,曾使海西陲。 -- 出自唐·獨(dú)孤及·送李賓客荊南迎親
- 磨滅懷中刺,曾將示孔融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襄陽樂
- 自有朝宗樂,曾無潰穴憂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御溝十六韻
- 新供御馬可曾騎,青鬣連錢碧玉蹄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誰知卦冠客,曾是釣璜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恭和圣制俯同太師文彥博玉津園賜宴席上
- 太液榮光發(fā),曾城佳氣融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九月九日應(yīng)制
- 昔掩佳城路,曾驚壑易遷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邙山古意
- 永懷宛洛游,曾是彈冠望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酬燕公出湖見寄
- 形制開古跡,曾冰延樂方。 -- 出自唐·李邕·登歷下古城員外孫新亭
- 忽聞飛簡報(bào),曾是坐籌功。 -- 出自唐·郭澹·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
- 睿祖光元始,曾孫體又玄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玄元皇帝應(yīng)見賀圣祚無疆
- 遠(yuǎn)書珍重何曾達(dá),舊事凄涼不可聽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夏夜宿表兄話舊
- 共訪青山寺,曾隱南朝人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
- 舊宅洛川陽,曾游游俠場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春情
- 人間靈蹟遍曾游,祇欠吳門訪虎丘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虎丘
- 歷尋古記未曾有,細(xì)察物理尤應(yīng)稀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褒信新蔡兩令言飛蝗所過有大鳥如鸛數(shù)千為群
- 蓬萊絕景何曾到,自愧塵蹤此一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春盡二首
- 奈何盡取之,曾不留斗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汴河曲
- 憶在晉陽日,曾為痛飲家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憶在晉陽
- 何年巨靈手,曾此擘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同楊公濟(jì)賦破山得開字
- 憶得延州,舊曾相見,東城近東下住。 -- 出自宋·王仲甫·滿朝歡·憶得延州
- 本不通言,何曾道、歡游勝如名利。 -- 出自宋·陳慥·無愁可解·光景百年
- 蓬萊久聞未曾往,壯觀絕致遙應(yīng)同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金山行
- 靈山法會(huì)何曾散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虞美人·靈山法會(huì)何曾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