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6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可憐狂處士,曾揖大將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李尚書二首
- 圣門豈不高曾皙,列傳何為首伯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天隱李君瑞一首
- 昔在高陽里,曾登夫子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游勉之侍郎二首
- 魏王備它盜,曾不備如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侯嬴
- 不虞小婢子,曾是柳家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柳家婢
- 主君休愛惜,曾累伏波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真珠花
- 卻疑兵解去,曾說煉丹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陳虛一
- 嶺絕瀑源窮,曾于此筑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夾漈草堂
- 老夫一榻何曾下,吾子扁舟作麼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梁文杓
- 向來種花地,曾與五夫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崇安劉相士
- 欲知詩思遠,曾共楚鄉游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徐照先回江西
- 昔在兒童歲,曾陪竹馬游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向伯恭侍郎三首
- 政以牛馬走,曾陪鹓鷺行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留別榮茂實侍郎
- 邦人言此松,曾及侍侯側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明秀堂松
- 帆來帆去何曾歇,萬頃煙波屬釣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過松江
- 太湖只在眼,曾未收寸碧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何德器贈太湖石
- 此境空門不曾有,從頭好語與醫王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凈居寺新及第
- 屢有搜賢詔,曾無諫獵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君須憐舊物,曾伴曲江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杏花
- 徒爾費稻梁,曾莫知所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提刑度支王店雞詩
- 試品齋中畫,曾無第二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·畫齋
- 野意浩盈懷,曾忘傲公退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林居
- 二年逢中秋,曾不識皎潔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二年陵陽不見中秋月
- 憶在先朝日,曾沾侍從恩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望陵(二首)
- 矮人看戲何曾見,都是隨人說短長。 -- 出自清·趙翼·論詩
- 平生口腹何曾計,自笑如今枉累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子中兄韻三首
- 早暮闚游識,曾饕截發餐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信國太夫人慕容氏挽詞二首
- 方知杜陵老,曾寫此花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王才臣求園中六詩楊秘監謝尚書皆賦·腴亭
- 為何與點狂曾晢,個裹須參最上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偶成
- 周天日月何曾住,大地山河祗自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月十四日送燾東下至龍爪灘過虞開國墳庵見
- 夔人壁柵未曾修,好事癡兒只浪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
- 楊柳曲江頭,曾記彩舟良夕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好事近·楊柳曲江頭
- 忠言歷歷未曾行,盡載圖書出帝城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丁卯冬送方巖
- 見人乃恭敬,曾不問賢愚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自有太清紀,曾垂華發憂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辛道士房
- 數片遠云度,曾不蔽炎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吃茗粥作
- 龍門何以峻,曾是好詞人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袁三拾遺謫作
- 侯門昔彈鋏,曾共食江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滁上懷周賀
- 因思石橋月,曾與故人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山行
- 今朝益惆悵,曾沐下床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大愿和尚順世三首
- 惟愛談諸祖,曾經宿大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令宣和尚院
- 只是耽浮蟻,曾云見泣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李祐道人(一作贈道士)
- 年可三十余,曾經四五選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粵自居寒山,曾經幾萬載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洞房深閉不曾開,橫臥烏龍作妒媒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妒媒
- 伊昔柳太守,曾賞汀洲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
- --澄(失姓)曾經隴底復遼陽,--巨川(失姓)更憶東去采扶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遠意聯句
- 思見青門外,曾臨素浐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清會上人游京
- 問君年幾許,曾出上皇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柳喜得嵩山法門自號嵩山老(一作贈柳先生
- 東南富春渚,曾是謝公游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奚賈歸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