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5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花艷烘春曾卜夜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減字木蘭花·鎖香亭榭
- 只恐漁郎曾誤入,翻被桃花一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懶說疆場曾大獲,且悲年鬢老長征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塞上曲
- 館娃宮女曾亡國,豈獨相攜泛海濤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
- 排聯花品曾非僭,愛惜苔錢不是慳。 -- 出自宋·陳亞·懷舊隱
- 卻憶北門曾候對,半簾斜月玉堂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和太師相公秋興十首
- 巖下法師曾伏虎,洞中仙客屢投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赤城
- 龐公昔日曾垂語,資福今朝更指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答祖印喜雪二頌
- 漢臣問鵬曾游地,臘祭迎貓始出林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玉汝惠貓頭筍
- 風流可慣曾孤冷,懷抱如何得好開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鷓鴣天·說著分飛百種猜
- 淮陽堂上曾相對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虞美人·淮陽堂上曾相對
- 帝錫朋龜曾獻策,早揖丹桂華簪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念奴嬌·延陵福緒
- 三月十三,曾是寒食夜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鵲踏枝/蝶戀花
- 參乎畢竟曾師孔,賜也如何敢望回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和陸判院懷祖
- 只與梅花曾有舊,暗香時肯到洼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梅花
- 面壁九年曾悟道,觀棋一局偶成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孤山逋老曾題品,到得吾曹著語難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約劉良叔觀苔梅
- 略向畫圖曾半面,石床定許聽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趙德成東巖
- 早田已槁曾關念,舊石雖奇不到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寺丞韓君守新安
- 隨行茶灶曾同宿,看盡朝嵐與夕霏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偶愛
- 一經在昔曾雙薦,三世於今不異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晚泛草塘有魚入舟呼童膾之適見瑞蓮駢植與客
- 龍臥蒼髯曾有約,雁回分月供叢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惠山月印題用予尋家韻詩見簡輒復賡載寺前老
- 三豕魯魚曾未學,一蝸蠻觸已爭名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石孫試童子郡廣文贈之詩代賡為謝
- 嗟予父祖曾,百屈不一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蒙侄
- 墻西有竹曾留鶴,夢亦相攜入帝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臥云庵
- 底處只緣曾識面,故應人喚作狂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書客星閣
- 是處青山曾對飲,祗今白羽為誰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宋君挽詞
- 投分不論曾識面,此圖到手便情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八士圖
- 不是三生曾一面,寧堪開向世間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奉酬
- 修行好,不曾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養家苦
- 云言語已曾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報師恩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云字
- 帝前李白曾吐底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調名 贈風翔酒郎中 漸悟集卷上
- 我因醉里曾疏脫,誓不銜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掉丑奴兒 自戒
- 昔日甘河曾得遇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金蓮出玉花 案調名即減字木蘭花 得遇行化
- 玉霄東畔曾聞說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蓬萊閣 景金本注云,二首本名秦樓月 仙山
- 別手臨歧曾記握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謁金門·春寒薄
- 唐虞世,也曾聞巢許,遁跡箕山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監察師巨源將辟予為政,因讀嵇康與
- 幽香鼻觀曾參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清平樂 詠木樨花
- 幾度天長曾發愿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 宣德州見請,以此詞答之
- 生平見未曾,五藏為反覆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行路難(丙戌秋作)
- 憶我三番曾過此,滿目民艱恫瘝視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免除宿遷縣等地部分正賦
- 本異唐宗曾駐輦,空傳丁令有遺臺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寄題千山
- 四字宣尼曾不語,惜哉佳境溷愚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劍池
- 監院道房曾幾歷,仍列承光似還璧,相望瓊島咫尺近,豈必銅仙獨淚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
- 放言玩世曾觙庵,造物無計逃鐫镵,曼歌花叢酒正醰,說經何時詩道南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廣詩中八賢歌
- 平原太守曾未識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司農笏
- 莫笑北人曾煮簀,久從湘客問烹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謝原博惠筍疊前韻
- 記得曩時曾宿地,翠微深處一禪庵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萬里長城曾見否,問凋零、破敗今馀幾。 -- 出自·顧隨·賀新郎·又是寒冬矣
- 尊前瓦注曾于局,腳底紅塵即九州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