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5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一經分付曾何憾,看取于門自此興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挽黃修職
- 戍角征鼙曾洶洶,樵歌牧笛尚熙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別秀亭五首
- 誰道此中曾得句,道傍老樹閱人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
- 自悲責沈曾為學,安得尊堯更有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四明尊堯集
- 存齋尚書曾大父,勇退不肯登二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,獻之提刑孫
- 涪翁具眼曾拈出,我為重吟換鬼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·三曰菊為
- 早是前修曾種德,政須后嗣更禔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昆山州教劉表侄
- 合皂山頭曾不睡,夜寒看月到晨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龍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詩稿
- 換骨一語曾未悟,未辦黃庭修內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
- 手摘匏瓜曾未遍,身從鷗鷺得相尋。 -- 出自宋·阜民·題太白五松書堂
- 昔年蹤跡曾經此,依舊殘陽伴晚霞。 -- 出自宋·傅權·再游廣福院
- 留今留古曾留得,一醉浮生萬事休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臨卒書詩
- 面壁老僧曾悟否,山猿已報夕陽斜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送翠微山看桃
- 細看風物曾經眼,深達根源自點胸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喻存道二首
- 彤庭召對曾承詔,內府頒書特奉宣。 -- 出自宋·何蒙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魯望隱時曾為釣,季鷹歸日已成名。 -- 出自宋·何舟·句
- 南昌舊令曾羈宦,悔不當初命駕游。 -- 出自宋·和蒙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想是龍門曾點額,至今羞見釣鰲人。 -- 出自宋·賀德英·題縣廳壁
- 不識山僧曾坐處,幾回彈舌雨龍歸。 -- 出自宋·胡梅所·石禪床
- 里閭只從曾高說,棟宇未隨兒子換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立秋日湘舍熊生所居斸地得劍長三尺六寸熊生
- 丹霄作客曾騎鶴,紫府為家不買山。 -- 出自宋·金梁之·答郡守趙師夔
- 視彼霸侯,曾是足論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
- 補天煉石曾無計,卻日揮戈正在人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吳清叟吳江歲晚書懷
- 若為苴履曾足芥,幸不柳衫真欲癭。 -- 出自宋·柯芝·余發
- 晉仙王郭曾登眺,名形婺女金華同。 -- 出自宋·李北之·玉山觀
- 道號艮齋曾品題,椽筆特書為摛藻。 -- 出自宋·李北之·玉山觀
- 新詩未省曾多見,情話端知肯獨留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和如祖弟二首
- 昔歲往來曾駐蹕,從臣遺刻在云根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李氏園
- 莫怪使君曾立馬,染衣渾似有天香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慎使君出城見梅花
- 沈約東陽曾入詠,使君才調好留題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清暉亭
- 當日高崖曾虎伏,于今深穴有龍眠。 -- 出自宋·李彙·游洞霄
- 茂林蔥郁曾鳴鳳,邃宇清虛每聚仙。 -- 出自宋·李彙·游洞霄
- 昔日畫圖曾見者,何意忽此今逢茲。 -- 出自宋·李嘉謀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門閭世表曾顏德,榜帖人登晃董科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休思已往曾經事,但訪從來未見書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昨晚又捧五章盡含六義意轉新而韻皆緊才益贍
- 竹外移梅曾辟徑,月中分桂定成林。 -- 出自宋·梁泰來·題周垣戴氏桂林池館
- 手摘匏瓜曾未遍,身從鷗鷺得相尋。 -- 出自宋·林桷·李白書堂
- 當時恨不曾添雁,為帶平安一紙書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題蘆鄉思歸圖
- 不曾被虐曾蒙德,十二金人各淚垂。 -- 出自宋·劉棐·咸陽
- 當時吏部曾游否,何事無文石上刊。 -- 出自宋·劉嗣隆·宜春臺
- 疇昔買漿曾得玉,只今作飯類蒸沙。 -- 出自宋·劉志行·離鐔津
- 只今五色曾何補,自采奇峰筑釣磯。 -- 出自宋·魯應龍·題陳山飛星石
- 按察殊未曾,圣主獨先覺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送勾熙載赴浙西鹽
- 作賦也應曾感舊,為師那取望知新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次樊晉山長贄見韻二首
- 兩翁醉墨曾題品,便作平泉草木看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次韻葉丞相陳尚書游南園
- 不道華堂曾止息,如今窮巷莫經營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烏衣巷
- 伊被何人曾借住,端如誤入武陵溪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古南苑
- 老范智謀曾不識,卻云爭似建康宮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古越城
- 九華境上曾親歷,五老峰前亦屢過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三山
- 臥龍昔日曾三顧,遼鶴千年始一還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虎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