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5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不道空山曾有寺,隔溪風(fēng)送午鐘聲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武陵莊
- 靖節(jié)先生曾賞菊,東籬遙霜花正開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宋湜賈黃中二學(xué)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(xué)士
- 狀元紫誥曾相假,英后殊施并寫真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雍雍閨門,曾無間言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節(jié)婦詩
- 孤舟向日曾親見,短褐于今欲遠(yuǎn)尋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浦上木芙蓉盛開約黃鶴山人共觀
- 拾遺門下曾沾賜,此日飄蓬也賦詩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櫻桃甚盛而予寓所無有忽蘇城友人惠一大
- 厄陳屢空,曾無嘆嗟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荒園
- 李白當(dāng)年曾醉此,桃花落盡不思家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龍江酒家(二首)
- 聞道佛貍曾駐馬,豈因佳味有黃柑? -- 出自清·談遷·渡江
- 兒父臨刑曾大呼:我今就義亦從容。 -- 出自近代·任銳·重慶赴延安途中口占寄兒
- 恩私漫憶曾攀手,精魄難拋未冷枝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和答石田先生落花(四首)
- 魏將殞身曾此地,邊人話及尚沾纓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夜上石塘嶺關(guān)
- 端陽七隊曾牛飲,大雪三冬在虎饒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贈徐介城
- 姓名多謝曾相問,糧屨從今未解窮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到平江遇雨次日見元鼎揚丈
- 忽憶故人曾得句,鬼神先我七年知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謁羅池廟
- 注鉤握槊曾無憚,綠桂膏濃曉未銷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公子
- 詩筆知名曾苦刻,文章多難久漂流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送孫立東游
- 據(jù)鞍舊將曾銷髀,不得行間左執(zhí)鞭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時余不得預(yù)會戲成二韻
- 儀世瑞鹓曾接翼,論交寒柏不知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資政吳育侍郎見贈
- 休夸失馬曾歸塞,未省牽牛解服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世事
- 世上幾人曾入耳,樽前此日是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陪丞相聽蜀僧琴
- 文字有緣曾弄墨,見來官小免咨嗟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教繩權(quán)學(xué)書偶成
- 只因云夢曾游耳,便把江山盡得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監(jiān)利話知縣見示詩卷
- 隃瞻翠輦曾游處,水鑰年年護(hù)綠陰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舟過孤山
- 憶向溪橋曾駐馬,卻疑渾是霧中看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墨梅四首
- 去春放逐曾觀此,伐鼓聲中又一年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競渡
- 記得舊游曾載酒,頹然峰頂放長歌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望岱岳
- 多謝汾陽曾說破,重陽九日菊花新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十二首
- 傳之者顏曾,其后則子思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
- 殷勤父老曾無補,待放腰鎌與醉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桂陽勸農(nóng)
- 賴有畦丁曾識客,來禽花送兩三枝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游趙園
- 務(wù)實褒稱曾未泯,不須凝恨入重泉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劉子履少聊挽辭二首
- 紬繹蓬巒曾是正字,參陪蓮幕試論兵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鄭剛中赴江東參議
- 南北東西曾遍歷,焉哉乎也敢輕論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有懷參政范公因書桂隱近事奉寄二首
- 清風(fēng)灑落曾誰比,正味森嚴(yán)更可嘉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許深父送日鑄茶
- 雖無蜂過曾偷采,猶恐塵飛數(shù)見侵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賣花
- 開時數(shù)日曾邀客,別后連旬阻到家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寓舍聽雨憶園中梅花
- 買得酒尊曾共酌,帶來詩卷每容看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送蕙坡趙富陽赴高郵元幕見次
- 誰記珣珉曾院宇,尚傳吳越共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虎丘
- 更傳坡仙曾設(shè)供,甘露綴枝如潑汞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張連魯仲本蜀人從其先宦嶺表僅五六十年矣
- 煙瘴壓低曾見雪,晴未兼旬雨復(fù)咽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喜雨呈趙使君
- 舊日經(jīng)行曾著語,試看石壁已莓苔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山行
- 若教宋玉曾聞道,九辯悲思未遽深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秋林
- 抗塵走俗曾何補,卻羨鷦鷯托一林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卻羨
- 雖然祿料曾無欠,孤卻寬閒自在心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籠鶴
- 可是夢中曾到此,安知身后卻余香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朱塘三首
- 十八公松曾入夢,兩三竿竹豈無情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題清足堂
- 顧予挾冊曾游此,故舊相逢為起居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張集父分教越之上虞
- 吉兇有數(shù)曾參易,勝負(fù)無心不著棋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書懷
- 易堂有歷曾推算,才得春風(fēng)運便通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贈星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