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2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我曾南自五羊回,杖屨空山問遺址。 -- 出自宋·蔡如松·九侯山神詩
- 我曾親到國師巖,父老頗能為記憶。 -- 出自宋·蔡如松·國師南巖詩
- 諒曾事衛尉,始壯今發白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外舅衛尉持節于此作盡心堂時與親戚會飲今三
- 子曾與周旋,有虧已無虧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謹所之贈王氏子
- 子曾與講貫,有疑已無疑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謹所之贈王氏子
- 子曾得其趣,抑爾獵其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謹所之贈王氏子
- 昔曾行樂處,今在夢魂間。 -- 出自宋·陳昉·金州
- 憶曾守歲荊州夜,多少艱虞共濟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除夕
- 娥曾分大藥,兔敢笑華顛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蕭太秀中秋月言內事
- 慣曾攜籌從崔贍,可但驅車造辟疆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食客
- 顏曾日用功,如海眾水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昔曾觀瀾如此意,真樂胸中渺無際。 -- 出自·陳俞·贈畫魚賈兄
- 何曾一日能免俗,稍來對談山爽然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王敬仲野亭
- 君曾夷視北山巔,險阻誰知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戲十九兄二首
- 緣曾分明種,故發入云香。 -- 出自宋·杜去輕·句
- 呂曾兩從橐,殘月配長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也曾輸與林靈素,頂上曾纓德士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高曾先垅在,死即葬其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十首
- 悔曾迷宦海,素不媚錢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后承元煇見和復次韻書病中近況十首
- 雖曾為太守,過似布衣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
- □曾參到否,未有四書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仲鼎瀏陽教四首
- 少曾逢順境,動輒履危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感嘆三首
- 問曾辟谷否,擘樹嚼松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
- 真曾質明杖屨無,前隨牧童后樵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沈可久雪村
- 何曾略識三春暖,更□難禁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苦雨半年
- 顏曾思復有七篇,孰云軻死道不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
- 向曾屢共阿戎語,今乃新聞侯喜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呂君見寄二首
- 心曾目送飛鴻否,誰不能近叔夜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·六曰采菊
- □曾甘鞅掌,由此困沉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
- 顏曾思生魯,孟子生于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鮑子壽寶慶教授
- 子曾精讀萬卷書,子又遠游萬里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
- 梅曾無一語,人□不能休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以詩句詠梅·妙意有在終無言
- 我曾與公同薦名,服公文行識公真。 -- 出自宋·傅西齋·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
- 憶曾攜入對集英,僅畢春秋二三策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為舉子時所用方硯小童滌之誤傷其左角
- 何曾遠人世,直欲傍天宮。 -- 出自宋·何麟·生公講堂
- 何曾宛人世,真欲傍天宮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虎丘
- 我曾問公五宗派,電掃群生小見解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送璉老
- 記曾飛矢集蠻氈,一著鞭爭萬騎先。 -- 出自宋·江安止·飲故祭酒黃公園林
- 燈曾分夜讀,歌忍相晨舂。 -- 出自宋·黎獻·挽趙秋曉
- 惟曾家世頗堪論,文采南豐實浚源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公卷赴金陵
- 名曾參四絕,封合亞三公。 -- 出自宋·李迪·靈巖
- 何曾方丈裂餅多,武子琉璃蒸乳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謝漕食豆粥
- 誰曾羅襪雙來上,多謝蒼苔久不離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堦基
- 何曾設鉤距,到底是聰明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知縣蘇祕丞移英州
- 何曾為致常持滿,來此與爾談胚渾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短項翁
- 何曾頃刻閑,通夕不遑瞑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從薛元法會食保福意軒得徑字
- 何曾自不教,端是出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許孝謹
- 幾曾聞飲鴆,有不隕其身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賈直言
- 幾曾慕巢許,非是薄伊周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鄭敬
- 何曾似今夕,聽雨還看月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監倉宿龍臥山中聽雨看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