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池邊自種桃初熟,籬下曾枯竹再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壽陸放翁三首
- 十里揚州,三生杜牧,可曾知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龍吟·當年睡里聞香
- 問許大乾坤,金焦兩點,曾幾興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木蘭花慢·慨晴江渺渺
- 只有雪衣孤鶴在,竹間曾共聳吟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有感
- 豈惟坐隔海棠醉,亦未曾逐楊花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暮
- 野逕茅茨竹作墻,歲寒曾亦幾平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梅邊
- 索輿徑去有忙事,忽憶曾與春丁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出關
- 只作尋詩看便了,梅花曾識灞橋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雨中
- 半世青燈眼欲昏,誰知曾亦望中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汪宰見寄
- 未省此詩容寫否,聞渠曾識謫仙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偶愛
- 雪砍雙螯玉一壺,樵中曾有此奇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謝人致蟹
- 此生只可夸耕墅,小藁曾經到講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夜草春牋奏玉皇,橫波曾識水曹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·賦梅堂
- 少日橫刀屬兩鞬,玉花曾幾試戎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正己亭
- 平生詩友劉賓客,醉墨曾傳到雪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楚道人舍
- 白發自驚秋節序,黃花曾識晉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集清涼佳處
- 一醉真成吞溟涬,三人曾共住蓬萊,翰林詞伯玉為骨,直指繡衣霜作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與蔡吏部林直院別江樓
- 茅屋春寒明月夜,梅花曾與寄聲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鄉友
- 夜讀自生書帶草,朝饑曾對米囊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北固山下舊居
- 漢家紅影無人見,未必曾添一線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至日
- 因甚山侗侍奉,遇風仙曾說,活底神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詠和師叔辭世
- 向白云、深處游行,又何曾用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內采藥贈隴州老田先生
- 把玉爐、倒卷靈波,又何曾手舉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內修圃贈徐先生
- 利名千種事,我心上、何曾掛著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
- 鄉人競聚觀,皆曰見未曾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淳化元豐兩進入,龍光曾受天王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唐宗戰壘久成功,管邴曾聞度海東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遼陽懷古
- 去住安危俱莫問,燕然曾勒古人名。 -- 出自明·袁崇煥·山海關送季弟南還
- 九折畏途鞭快馬,年來曾覆幾人車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陳云岫愛騎驢
- 柘水尚鳴亡國怨,山松曾見受封時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東粵廟
- 試問青松峰外鶴,閒邊曾見幾人游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南峰寺
- 何處張弧鬼一車,中山曾見夜蒐圖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龔翠巖中山出游圖
- 明日鳳池朝退蚤,一鞭曾約試吟驄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湖樓玩雪
- 勁翩摩空故絕倫,吹噓曾未出風塵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酬李芋仙二首
- 屏風主人家近遠,我昔曾過潯陽縣,田蘆野雁嘗親見。 -- 出自宋·畢士安·楊照承議蘆雁枕屏
- 軻死無傳直至今,孔明曾一正人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諸葛孔明八首
- 飯山曾是餓唐甫,首陽曾是餓夷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尺鯉何曾到賈充,太阿曾擬血王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羊祜
- 風埃滿目間來往,天性曾無一點疵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憂憂喜喜
- 紛紛蜀土祠諸葛,香火曾分北地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北地王諶
- 薪林圖識呈梁公,朱砂曾青霜雪容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陶通明
- 辛勤十稔賦三都,聞者曾貽酒甕書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左太沖
- 一即三,三即一,達磨一曾離少室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千年圣境何虛謬,百劫曾修水用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救苦觀音名利益,經文曾與世間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六銖衣帔是神仙,劫劫曾修不偶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千年圣境何虛謬,百劫曾修不用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茲其有以死,名死實何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張郴州四首
- 諸生莫生冬烘看,二老曾經眊矂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校藝排號次成二絕呈元輔
- 今難復用古{左木右曾}巢,頭上應須蓋把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彭澄之告以卜筑佐之一緡一石二絕句以為親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