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知君將奉三年最,感舊曾歌一夜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·碧波亭感事
- 立朝早已擅風采,料敵曾不失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
- 歸來欲記通宵景,恍若曾游上帝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林喬年學士
- 末路自矜黃發老,平時曾識黑頭公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門下侍郎東臺夜直見寄
- 牛刀砉騞解眾理,排擊曾未嬰铦芒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閻秘丞宰雩都
- 消除袢暑忘三伏,追憶曾游隔五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奉酬簽判呂殿丞燕集西湖
- 時儕儻獲多謀助,少作曾希長者刪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參云亭納涼小集二首
- 百年可落塵埃夢,一瓣曾薰知見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別惟肖贊府
- 十載潛心學有方,韜藏曾不露鋒鋩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刑邦用
- 井蛙休恃重溟險,澤馬曾嘶九曲濱。 -- 出自宋·陶谷·句
- 向來無亮盤桓后,試問曾逢我輩無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孤松
- 牧孺樵童不管風,亂攀曾不比荊榛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惜梅
- 陶弦在趣非耳聽,韓腹曾思披以呈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張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軒日琴瑯玕
- 報國自期如皦日,歸田曾不待來年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分韻送胡丈歸建安
- 左個明堂是集英,鵠袍曾此接文明。 -- 出自·王庭·明堂侍祠十絕
- 袖被騰騰粥飯師,無人曾見下山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宣上人二首
- 舊日衣冠說開林,風流曾不減山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周仲嘉再示三篇
- 端疑解習叔孫禮,竟酒曾無讙訟聲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再繼土修三絕
- 長淮千里擁雙旌,攬轡曾聞志已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沈大虛以丁逑發韻寄兩篇交韻
- 一飲且同今日醉,數篇曾見古人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吉父賦隨字韻
- 知君才氣本無雙,試自曾看古戰場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李叔飛以仆遷官遠貺長箋而仆在江亭無牟取謝
- 猶有黃冠說前日,開元曾是天下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演法觀
- 遙想調琴堂上日,仁風曾使滿千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酬伯氏再用前韻
- 三斟屢酌前溪月,一瞬曾帆下渚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器周秀實
- 歸歟賦新篇,聊復記吾曾。 -- 出自宋·王執禮·湖山紀游
- 舟楫更無通別浦,煙霞曾不接他山。 -- 出自宋·王仲敏·題虎丘次蒲章二公韻
- 陌頭楊柳幾春風,當年曾識齊齋面。 -- 出自宋·韋奇·題倪文昌玉湖書院
- 我已棲遲寧事事,有誰曾為嘆長貧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五日子刻立春
- 摩挲丹灶酌石泉,髣髴曾游今幾劫。 -- 出自宋·文有年·題澹山巖
- 擬借寒泉洗此心,幽亭曾屢謁清音。 -- 出自宋·聞九成·初入洞霄
- 老成惟有秦淮月,往日曾經照古人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秦淮
- 歸來武夷溪九曲,幔亭曾孫旋尋盟。 -- 出自宋·吳申甫·壽主簿
- 漢相巖巖真國英,門庭曾是接諸生。 -- 出自宋·吳育·過郭店謁文靖公墓
- 一笑欣然超鼻觀,知公曾到月中來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·滿園秋香
- 芳根移自蠶叢遠,薰釀曾隨鳳詔來。 -- 出自宋·項寅賓·又和酴醾韻
- 玉龍嘶斷黃龍現,劍氣曾凌上大空。 -- 出自宋·謝圖南·黃龍洞
- 圯下每慚知孺子,床前曾憶拜龐公。 -- 出自宋·邢恕·將還河北留別堯夫先生
- 誰知辟土明封賞,即墨曾經培養來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田單
- 伐國交鄰徒屢問,用賢曾不到鄒軻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齊宣王
- 回環疊嶂倚長空,丹鳳曾棲晻靄中。 -- 出自宋·許仲禮·鳳棲寺
- 劉伶常備隨身鍤,陶令曾為自挽歌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
- 身后只如曾冷淡,墓頭曾是手經營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悼張寺丞
- 地形連斗閣連云,松籟曾經佛祖聞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松風閣
- 絕憐筆硯香猶在,集句曾賡百詠梅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隱居雜興
- 老來鶴發更難皮,計解曾無六出奇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程南仲韻五首
- 歸來默坐似心齋,南北曾穿幾緉鞋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
- 料得錦囊詩拍塞,寄來曾拜一篇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迓王書史六邑勸課回四絕
- 故廬僅有三間月,負郭曾無二頃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生朝
- 茂陵未訪相如藁,宣室曾知賈誼賢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挽老蘇先生
- 將軍氣勢溢江河,躍馬曾來駐此坡。 -- 出自宋·葉輝·駐馬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