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個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曾成齊魯封疆會,況托娥英詫世人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趵突泉
- 曾誰省孤心,只以弭群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答裴煜二首
- 曾非故饒培,獨得較霜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寫懷二首
- 曾無近屬持門戶,空有鄉人拂幾筵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謁李白墓
- 曾坑貢后春猶早,海上先嘗第一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閏正月十一日呂殿丞寄新茶
- 曾批給雨支風券,累上流云借月章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我是清都山水郎
- 曾為梅花醉不歸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曾為梅花醉不歸
- 曾醉武陵溪,竹深花好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感皇恩·曾醉武陵溪
- 曾批給雨支云券,累上留云借月章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 西都作
- 曾共群仙攜手、斗吹笙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相見歡·當年兩上蓬瀛
- 曾識劉郎,惟有半彎月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醉落魄/一斛珠
- 曾識倚樓人聽處,每聞吹月鶴升遐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橫秋風吹笛
- 曾看輕舟渡遠津,無風著岸不經旬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偶書五首
- 曾聞劫火到蓬壺,縮盡鰲頭海亦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曾在蠶宮親織紞,方知縷縷心辛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后閣五首
- 曾下青田啄玉苗,泥沙病羽久蕭條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昌言謫官符離有病鶴折翼舟載以行及還修注始
- 曾無轉餉勞,坐飽防秋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
- 曾障尊兄此高會,豁然如出樊籠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題太原能判楊郎中新買水北園
- 曾無禮節間,但以風期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曾居別乘康吳俗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偷聲木蘭花·曾居別乘康吳俗
- 曾見春箋小韻清,曲中傳道最多情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商孟和
- 曾見芙蓉裙衩幾多紅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南柯子·畫扇香微遠
- 曾是玉簫聲里斷腸人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南柯子·粉澹梨花瘦
- 曾是故人謨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答韓使同在邊
- 曾以事兇奴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三
- 曾冰烈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齊雩祭歌 黑帝 二
- 曾是共治情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賦貧民田詩
- 曾厓寂且寥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答張齊興詩
- 曾非息短翰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劉中書繪人琵琶峽望積布磯詩
- 曾向五湖期范蠡,爾來空闊久相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贈漁翁
- 曾向桃源爛漫游,也同漁父泛仙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庭前桃
- 曾為看花偷出郭,也因逃學暫登樓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下邽感舊(太平廣記云:莊幼時常在華州
- 曾為流離慣別家,等閑揮袂客天涯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含山店夢覺作
- 曾是巢由棲隱地,百川唯說潁源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潁源廟
- 曾見朋游南渡日,北山堂外九株松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三
- 曾記小時明月夜,踏歌連臂竹鄰街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一
- 曾孫倚著寒松立,日落風悲猿自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武夷五首
- 曾樵雁蕩中,亦釣太湖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曾將詩酒瞞人眼,不是酒仙與詩仙,只是個黃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黃風子贊
- 曾見先生在九華,朝餐玉乳著瓊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危法師
- 曾聞李白之詩否,以色事人幾長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有贈
- 曾傳諶母煉丹訣,夜夜西山採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許旌陽贊
- 曾臺切銀箭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潁川公秋夜詩
- 曾經相識來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忽見檳榔詩
- 曾伴芳卿鏘佩環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小重山·曾伴芳卿鏘佩環
- 曾游長壽仙府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摸魚子·亸吟鞭
- 曾經匠石顧,謂是梁棟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艷歌行
- 曾見羌夷皆內地,忍聞淮濟是邊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聞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愴然有
- 曾城十二身所依,千年伐毛一度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雪鶴篇贈詹同文
- 曾樓迢遞俯清郊,天際群山檻外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日雜興(四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