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曾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曾遵月洞千巖上,更著云崖一段奇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漓山云崖軒
- 曾榜武夷九曲,何如桂嶺七星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龍隱巖
- 曾無好步行,常有失足驚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四明決獄由寧海道中
- 曾城上岧峣,樓觀切星辰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擬古
- 曾向西川親畫得,舉家終日看屏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海棠花放簡馮元咨二首
- 曾服燕支遂得仙,此花風(fēng)味出于天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一笑
- 曾共梅花相爾汝,盡教雪后無消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江紅·曉傍蒼崖
- 曾于春底橫孤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虞美人·鷗清眠醉晴溪月
- 曾笑古人多晚謬,草庵雖小幸相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曾播聲名題雁塔,暫時(shí)文柄坐鳣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壽教授
- 曾讀坡山菜羹賦,斷無塵土到奇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尉送菜
- 曾留一則山中話,可問南湖雪后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訪張居卿不值
- 曾識(shí)坡仙海上山,清冰寒露洗熇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荔子方蒙仲
- 曾微百肘寬,難雜以花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王尉半竹
- 曾有詩矜白鷺閒,一生詩眼乞山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嘲鷺
- 曾經(jīng)竹巷醉雙玉,盡出綻綾諾百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李君攜示唐告
- 曾幾何時(shí)屢乞晴,爐煙未斷已收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禱晴
- 曾聞?dòng)袝鴦Γ瑧?yīng)是別人收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哭賈島二首
- 曾是求名苦,當(dāng)知此去難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杜觀罷舉東游
- 曾見春官語,年來虛甲科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孫路秀才
- 曾游碧落寧無侶,見有清池不忍飛。 -- 出自唐·項(xiàng)斯·病鶴
- 曾分秀氣三臺(tái)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守拙宜乎寧耐
- 曾得重陽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卜算子·我遇重陽悟
- 曾共南京針李,中都開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重陽真人升霞之前
- 曾知滋味歸無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茶
- 曾觀五岳真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(zèng)權(quán)知微
- 曾與明皇捧硯來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醉中天 佳人臉上黑痣
- 曾與明皇捧硯來,美臉風(fēng)流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仙呂】醉中天 佳人臉上黑痣
- 曾一舸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
- 曾賦皇都與帝都,若茲形勝古今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日下舊聞考題辭
- 曾踏居庸月,眼界空夙滓;曾飲玉泉水,洌芳沁痐脾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曾無補(bǔ)益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(zèng)石崇
- 曾無玉聲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(zèng)王弘遠(yuǎn)
- 曾是褊心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孫顯世詩
- 曾不咫步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(zèng)劉琨詩二十首 十四
- 曾上鑾坡侍玉堂,朝衣新惹御袍香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五月七日泰陵忌晨(二首)
- 曾來東閣觀奇士,又向西湖見偉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贈(zèng)青龍任月山
- 曾洗人天清凈眼,飽看巴蜀怪奇山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孫芝房使貴州二首
- 曾騎白鶴上揚(yáng)州,頭上花枝秉燭游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曾參作門戶,夫子為根涯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云莊勸學(xué)
- 曾識(shí)當(dāng)年二君子,閉門不受叔孫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兩生
- 曾識(shí)中庸并孟子,正如江水發(fā)岷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三省章
- 曾向華山圖上看,又添潘閬倒騎驢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曾向前朝出白云,后來消息杳無聞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賜陳摶
- 曾玷瀛洲選,仍聯(lián)甪里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賀皇太子生日
- 曾迷馬祖山前鹿,頓悟華亭水底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曾可入乎耳,無乃聽以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次典巖老贈(zèng)昭袒韻
- 曾謂東風(fēng)意向偏,也從僻處放春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頹春涉途
- 曾何便自狂,也不忘相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(zèng)浦城星家周廷輔
- 曾棲山寺里,日日待花開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閑思寄林古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