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暑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此地四時拋不得,非唯盛暑事開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桐廬江閣
- 虎龍自衛策最長,身閱寒暑無炎涼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衛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
- 登臨不獨眼界豁,一洗煩暑清心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天氣十分涼,斷送一年殘暑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如夢令·潮退江南晚渡
- 梧葉到秋無那病,芭蕉過暑不堪貧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齋室初成有勸多栽花竹者走筆示之
- 詩寫閑情易為好,雨鏖炎暑欲爭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通判嚴上舍
- 凈境祛煩仍客共,醉鄉逃暑更書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直合避暑
- 對玉鉤、微云避舍,素風吹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賀新郎·秋意生何許
- 政吾曹、摛辭弄翰,邀涼蠲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賀新郎·心事知誰許
- 綠繞群峰,紅搖千柄,夜來暑雨初收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滿庭芳·綠繞群峰
- 終日徘徊得好涼,一懷炎暑變冰霜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題西巖
- 午夢肩輿轉斷岡,日烘殘暑氣揚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公顯夜聞風作
- 浴罷披襟竹影斜,客中殘暑散空花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浴罷
- 惟公秉操如仙官,一任酷暑兼祁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
- 先生有號復有官,不畏隆暑兼冬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
- 雨后風微荷芰香,頓驅初暑作疏涼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端午帖子九首
- 佩琴行吟勝景,訪林泉、避暑賞煙云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木蘭花慢·念行藏在道
- 雨洗新秋,遣涼意、驅除殘暑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滿江紅·雨洗新秋
- 急雨鬧冰荷,銷盡一襟煩暑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好事近·急雨鬧冰荷
- 文字間金釵,消盡晚天微暑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如夢令·珍重故人相許
- 映簾櫳、清陰障日,坐來無暑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賀新郎·修竹更深處
- 綠樹成陰期勿剪,清溪當暑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寅仲·游行神童讀書巖
- 冬令陰陰我獨晴,世間寒暑本思成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楊尚書和晴字韻詩適趨部宿再韻謝之
- 嵯峨樓觀青山頭,昔曾避暑離宮游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靈巖上方
- 八載天涯喜遂歸,吳整當暑亦相宜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道間即事亦有間而感慨
- 賸洗瓶罌儲此水,待驅炎暑煮春茶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雪消二律
- 梅□正寒方著蕊,芙蓉過暑即空塘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浣溪沙
- 清甚冰葩淡不妝,能從盛暑到秋涼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姚榷院送茉莉韻
- 漸梅霖清潤,喜近槐扉初暑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法曲獻仙音
- 才收盡、蠻煙瘴雨,初回輕暑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瑞龍吟·雙溪墅
- 似尊前眼底,紅顏消幾寒暑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子夜歌·視春衫
- 功滿自然居物外,人間寒暑任輪回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無曉無夜無年月,無寒無暑無四時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鄂渚悟道歌
- 雖有清風當夏景,只能銷暑不銷憂。 -- 出自唐·楊漢公·登郡中銷暑樓寄東川汝士
- 拋擲清溪舊釣鉤,長安寒暑再環周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長安即事三首
- 消息浮生憑至理,破除煩暑賴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夏日薰風亭作
- 路接官河柳行斜,蹇驢沖暑憩田家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楓橋道中
- 子母鉤牽曉露溥,行人暍暑慰艱難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高郵因師薄萄蘆雁秋瓜三種
- 岸柳風摧更綠饒,檻花當暑自紅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乙酉夏述懷二絕
- 多謝故人相厚意,一箋當暑敵凝冰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帚齋見寄
- 一身擾擾南復北,凌寒涉暑常奔馳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大熱息於官亭
- 病骨撐衾太瘦生,秋懷兼暑未能清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八月一日病中即事(成化癸卯)
- 二十年來訪道人,奔波寒暑備艱辛。 -- 出自宋·曹翰·贈緣德
- 共樂堂前花木深,登臨當暑豁塵襟。 -- 出自宋·陳俊卿·共樂堂
- 滿榼載春行樂處,長途未暑候如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呈章通判
- 更把青編靜游目,絕無星暑到胡床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盛暑
- 投老深知萬事難,骨骸熬暑又煎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歸興
- 可奈馀寒猶作沴,懸知徂暑未能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四首
- 曲徑芳塘百畝園,更無煩暑礙風煙。 -- 出自宋·壺弢·題沈知丞園
- 洗出嵐光全是雨,卷回秋暑卻因風。 -- 出自宋·李翔·滄浪煙雨
“暑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