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在第2個字的詩句
是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知是丹霞破佛手,先聲應已懾群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
- 等是新年未相見,此身應坐不歸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三首
- 謂是山中人,相望了不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
- 總是鏡空堂上客,誰為寂照境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
- 我是江南舊游客,掛冠知有老蕭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
- 以是贈子豈不偉,何必責我區區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怪石
- 我是朱陳舊使君,勸農曾入杏花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
- 定是香山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
- 于是蹶然而起,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,迎余往兮餞余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泥坂詞
- 知是何人舊詩句,已應知我此時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有雨院
- 我是騎鯨手,聊堪充鹿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
- 應是奉佛人,恐子就淪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屈原塔?在忠州,原不當有塔于此,意者后人
- 定是岑公悶清境,春江一夜雨連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
- 須是松江煙雨里,小船燒薤搗香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金橙徑
- 無是墳者,誰取誰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息壤詩
- 山是心兮海為腹,陽為神兮陰為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陳守道
- 等是人間一陳跡,聚蚊金谷本何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陰陳跡
- 云是昔人藏書處,磊落萬卷今生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犍為王氏書樓
- 謂是月中蟆,開口吐月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蝦蟆培
- 總是爛銀并白玉,不知奇貨有誰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參寥詠雪
- 我是膠西舊使君,此山仍占與君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占山亭二首
- 不是溪山成獨往,何人解作掛猿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
- 雖是玉堂揮翰手,自憐白首尚抄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覓俞俊筆
- 作是詩以識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黁公詩后(并敘)
- 作是詩以送之,且作五絕句以寄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仝寄賀君六首(并敘)
- 則是樊素竟去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朝云詩(并引)
- 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氓
- 好是稼穡,力民代食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桑柔
- 薪是獲薪,尚可載也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大東
- 曾是彊御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蕩
- 曾是掊克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蕩
- 曾是在位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蕩
- 曾是在服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蕩
- 曾是莫聽,大命以傾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蕩
- 維是褊心,是以為刺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葛屨
- 正是國人,胡不萬年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鸤鳩
- 已是懸崖百丈冰,猶有花枝俏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卜算子·詠梅
- 正是神都有事時,又來南國踏芳枝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有所思
- 僧是愚氓猶可訓,妖為鬼蜮必成災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和郭沫若同志
- 又是寒食也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怨王孫/憶王孫
- 疑是崆峒來,恐觸天柱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
- 最是楚宮俱泯滅,舟人指點到今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古跡五首
- 不是愛花即肯死,只恐花盡老相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
- 恐是霍嫖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后出塞五首
- 知是相公軍,鐵馬云霧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始是乾坤王室正,卻交江漢客魂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自是君身有仙骨,世人那得知其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,兼呈李白
- 不是無膏火,勸郎勤六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
- 自是秦樓壓鄭谷,時聞雜佩聲珊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鄭駙馬宅宴洞中
- 正是炎天闊,那堪野館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
“是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