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在第3個字的詩句
昨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良人昨日去,明日又不還。 -- 出自唐·聶夷中·相和歌辭·雜怨三首
- 燈花昨夜已分明,更聽朝檐喜鵲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慎思與文潛無咎對榻夜話達旦
- 井陘昨日雙旗入,蕭相無言淚濕襟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圣恩洗雪鎮州寄獻裴相公
- 昭陽昨夜秋風來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月宮詞
- 讜言昨嘆離天聽,新象今聞入縣圖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經陸補闕隱居
- 邊霜昨夜墮關榆,吹角當城漢月孤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聽曉角
- 君王昨日移仙仗,玉輦將迎入漢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詞 [一作韓翃詩]
- 洞房昨夜停紅燭,待曉堂前拜舅姑。 -- 出自唐·朱慶余·近試上張水部
- 海上昨聞鵬羽翼,人間初見鶴儀形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贈人
- 萬緒昨如非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贈諸游舊詩
- 匆匆昨不定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聊作百一體詩
- 繁花昨夜香苞裂,露裛風吹照野時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題花
- 饑腸昨作細泉響,豈識韭齏并豆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孫使君見招以不苕葷得醉因過南禪老飯小休庵
- 江僧昨日到茅齋,曾向華林掛錫來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題洪州華林胡氏書齋
- 詔書昨夜先春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菩薩蠻·詔書昨夜先春到
- 詔書昨夜催春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虞美人·詔書昨夜催春到
- 月明昨夜庭流水,天色朝來都變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懶能看
- 清歡昨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減字木蘭花·清歡昨日
- 驚回昨夢青山轉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曾見昨日開爐,墜天花否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瑞龍吟·老人語
- 小樓昨夜聲渾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翦梅·悶蕊驚寒減艷痕
- 闕下昨承歸老疏,天南今切去鄉情。 -- 出自唐·苗發·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(孫父曾牧此州,因寄家
- 池邊昨夜雨兼風,戰紅杏、余香亂墜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鵲橋仙·日長天氣
- 東風昨夜入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浪淘沙·飽食日□□
- 西樓昨夜五更寒,恐一枝先發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好事近·云影護梅枝
- 客船昨夜西風起,應有江頭商婦愁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琵琶洲
- 欲語昨宵夢,忽接今朝書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未廻車
- 呂翁昨夜鍾離早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失調名
- 山人昨日到,野棠連夜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春歌
- 涼風昨夜驚新雁,想見吹簫又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寄堯章
- 分明昨夜夢,百丈峽中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夢峽
- 洞天昨夜,響動玉玎榼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滿庭芳·秋入西郊
- 西鄰昨暮樵不歸,欲覓殘骸無處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虎行
- 春潮昨夜沒平灘,一雨催花色半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二月二日即事
- 東華昨夢已塵士,千萬勿令鷗鷺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陪劉提察少集四圣觀
- 日酣昨暮春睡濃,柳外叩門誰剝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劉簿寄示
- 月明昨夜欺寒夢,未了西齋竹外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王尉贈別
- 寧知昨夜雪,縮若蠶作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風謝客
- 秋風昨夜起,碧宙已澄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簡劉尉
- 云寒昨夜人何似,雨鎖重門春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銓瑣
- 鈺如昨,荷尋常留念,書信相傳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邀姚公書
- 都因昨夜一場霜,寂寞在秋江上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干荷葉·干荷葉
- 云峰昨開通天路,水庫今開遍地花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廣州部隊戰士話劇團
- 城頭昨宵月,今夕虧其圓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秋懷詩五首
- 夢中昨來逢君笑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賀新郎 太白墓,和稚存韻
- 自言“昨辭秋社歸,北來春社添惡況。 -- 出自明·張煌言·辛丑秋虜遷閩浙沿海居民,壬寅春余艤棹海濱
- 鶯來昨日猶多吃,柳到今朝第幾眠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何事
- 階除昨夜霜,鐘鳴尚依稀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吟
- 京國昨宵夢,邊城幾日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奈我
- 南風昨夜陽和透,放出參天勁節森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部中觀新竹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