旬在第2個字的詩句
旬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九旬偷度,笑韶光一映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傳言玉女·阿母今朝
- 連旬烈日,稻畦麥垅欲揚(yáng)塵。 -- 出自宋·胡幼黃·水調(diào)歌頭·有喜君初度
- 四旬方可服,肥之幸毋忽。 -- 出自宋·陳曄·服椒法歌
- 六旬知不惑,四氣本無欺。 -- 出自唐·許稷·閏月定四時
- 浹旬不見日,凍云塞天宇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病中即事三首
- 經(jīng)旬如再出,便可探梅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溪上晚上二首
- 六旬始?xì)w奏,霜落秋原蒿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坊州按獄
- 經(jīng)旬因雨不重來,門有蛛絲徑有苔。 -- 出自唐·何昌齡·題楊克儉池館
- 六旬余可借,四序應(yīng)如期。 -- 出自唐·樂伸·閏月定四時
- 半旬持一食,此事有誰能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贈圭峰禪師(一作寄圭峰宗密師)
- 九旬談一妙,政爾開盲聾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天竺日章法師得旨還山畫泉石閑齋圖贈行并題
- 四旬七上,慧光崇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愛看柳詞,遂成
- 五旬五,過半百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 或曰,既是修行,因何齒落發(fā)白。答云
- 七旬相近,正好忘塵世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驀山溪·七旬相近
- 七旬老,千里路,為公來。 -- 出自元·胡炳文·水調(diào)歌頭 為揚(yáng)志行壽 強(qiáng)村最書用明刊云峰文
- 八旬今又八,說尚齒,更誰尊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木蘭花慢 壽劉邢公
- 經(jīng)旬移節(jié)候,灑暝作涼天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初十夜月
- 二旬倐已湛。 -- 出自南北·孔稚珪·旦發(fā)青林詩
- 彌旬出沐道山頭,僦廡蕭蕭避俊游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休日
- 前旬風(fēng)雨逼清明,柳色天高雪絮輕,冷落介推藏火月,寂寥潘令種花城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清明
- 三旬補(bǔ)被西亭宿,臥對唐碑看不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以法華守為試院擬題于子厚之西亭
- 前旬返城邑,宵旦未逾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和張簿韻
- 涉旬秋暑不可觸,發(fā)疏被汗如膏沐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秋暑
- 前旬小雨飛廉纖,今旬夜雨聲滿檐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約人泛舟
- 兼旬當(dāng)闊別,強(qiáng)飯遵時令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答權(quán)干用命字韻見惠
- 八旬半載爭多少,匹似淵明已較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園步雜興
- 數(shù)旬不踏蘇堤路,專為梅花跨曉韉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尋梅三首
- 兩旬才識面,枉是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羅端規(guī)二首
- 經(jīng)旬寒雨正霖霪,才轉(zhuǎn)東風(fēng)便肯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壬宣立春
- 三旬禁足持僧戒,終日看書養(yǎng)道心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僧房夜坐
- 經(jīng)旬不涉溪邊路,荇帶苔錢如許深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(fēng)閣韻十九首 其六
- 經(jīng)旬不涉溪邊路,荇帶苔錢如許深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(fēng)閣韻十九首
- 出旬方到同安郭,水驛春寒懶放船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同安阻雨
- 三旬不出口如鉗,君到空齋話不厭。 -- 出自清·紀(jì)映鐘·茅慎言暑中過訪
- 經(jīng)旬把擘言猶在,昨日題詩墨尚新。 -- 出自宋·陳俊卿·哭林艾軒
- 兼旬積雨截晴虹,洗出溪出罨畫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
- 兼旬不到月湖來,無數(shù)荷花雨里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同喻景山游月湖
- 經(jīng)旬不見嶙峋面,雨施云行到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雨晴見山
- 經(jīng)旬杳無報,旱氣增于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祈雨
- 一旬更五日,風(fēng)乎駛軒和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九鎖步虛詞·第四凌虛鎖
- 兩旬來結(jié)僧房夏,贏得他年戒臘長。 -- 出自宋·程少逸·月珠寺明月樓
- 六旬有五猶窮健,百拙無雙但醉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五春寒吟七首
- 經(jīng)旬不出無情緒,恰見鵝兒似酒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寒
- 七旬有二傳兇問,九月初三記庭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六旬老境三椽屋,四海虛名萬首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郡送桃符戲書
- 七旬慚暮景,三載傍清標(biāo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五旬有余至其境,驚禽駭獸破膽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
- 八旬已過太公望,一旦俱為冥漠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聞汪翔甫八月十日卒去曹元會五月三日之報僅
- 兩旬赫斯旱,歲事將告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訪吳式賢歸賦詩復(fù)以未用韻成篇如前數(shù)
- 六旬過眼電,萬事滿頤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