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6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笑談寬老病,旌旆擁茅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唐修撰義問挽詞二首
- 旋開云霧布旌旗,復遣雷霆助舒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邦直學士沂山祈雨有應
- 馬系千年樹,旌懸九月霜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隴頭水
- 小隊出行春,旌旗帶野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真州上官漕勸農
- 簫鼓流漢思,旌甲被胡霜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出自薊北門行
- 西來白浪打旌旗,萬舶安危總未知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06
- 髭發梅分白,旌旗瘴減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史殿省典封州
- 迎勞動都門,旌旗風亦好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韓玉汝使歸
- 沙磧有遺虜,旌旗多遠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日感事示介甫
- 郡府猿聲外,旌旗鳥道邊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
- 元宰司官鑰,旌旄太大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呈班叔大名司戶
- 師臣首冠三旌貴,歲歷行開九十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慶文公八十會口號
- 潭潭相府開,旌騎擁三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劉儀先輩大名尉
- 十萬貔貅士,旌旗晉水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
- 看川空谷靜,旌旗動色,得意似,平生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龍吟 從商帥國器獵於南陽,同仲澤鼎玉賦
- 君王謬殊寵,旌節此從戎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東征答朝臣( 一作達 )相送
- 繡袍公子出旌旗,送我搖鞭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東陽贈別
- 廢田蔓草結旌旆,農夫盡化為蟲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
- 元戎玉帳擁旌麾,武略文韜并出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元帥見贈(二首)
- 何言訪衰疾,旌旆重淹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李大夫見贈因之有呈
- 貂蟬臨野水,旌旆引春風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(同字)
- 想莽軍百萬,旌旗千里,應道是、探囊取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漢家炎運中微
- 戈船航漲海,旌旆卷炎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安南裴都護
- 騎歷河南樹,旌搖塞北沙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招靈閣上霓旌絕,柏梁臺中珠翠稠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漢宮詞
- 霜雪交河盡,旌旗入塞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橫吹曲辭·入塞
- 璽書傍問俗,旌節近推賢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
- 翩翩羽騎雙旌后,上客親隨郭細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盧徹之太原謁馬尚書
- 成名不遂雙旌遠,主印還為一郡雄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濮陽錄事赴忠州
- 亭童芝蓋擁旌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中興復古
- 陳羽衛、日月旌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笳吹喧行陌,旌旗卷夜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季父知并州
- 芝庭誰款扉,旌旗穿林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
- 黃粱未熟,紅旌已遠,南柯舊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水龍吟·水晶宮繞千家
- 碧杉紫柏羅旌旄,客來六月忘炎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徑山
- 我來欲送銘旌路,客病棲棲悵莫奔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史允叟慈母王氏
- 金石凝虛筍,旌旗落暗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真宗永定陵
- 芝覆依丹旭,旌門倚綠疇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進幸南園觀刈宿麥詩
- 刀镮向月動,旌纛冒霜懸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和北虜使
- 荔枝時節出旌斿,南國名園盡興游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南海陪鄭司空游荔園
- 笳簫漢思繁,旌旗邊色故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五城道中
- 雨雪移軍遠,旌旗上壟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韓將軍還邊
- 邊庭漢儀重,旌甲似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柳判官赴振武
- 壁壘依寒草,旌旗動夕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
- 勤勞無遠近,旌節屢西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王相公之幽州
- 書記向丘門,旌幢夾谷尊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崔侍御書記赴山北座主尚書招辟
- 容發徂邊歲,旌裘敝海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
- 人間似夢風旌出,佛子何之宰樹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侯處士女挽詞
- 簫鼓聞睢上,旌旗過渭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和御制祀后土
- 云霞縹緲來旌節,瓊玖玲瓏聞佩琚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張紫微真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