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我正與時相枘鑒,君方隨詔赴弓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鄭秉叔西征
- 戰(zhàn)罷歸來朋再盈,懸知得失擊心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丙子詔后需捷四絕
- 幾載江湖負(fù)雋聲,秋風(fēng)千里起弓旌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趙鼎臣赴召二首
- 鹓路五更鏘劍佩,虎關(guān)半夜出弓旌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元日試筆
- 舊游追記岳陽城,莫惜經(jīng)過憩旆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周南吉二絕
- 瀾翻布谷喚春晴,浩蕩花風(fēng)擁旆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留獻(xiàn)之出郊勸農(nóng)
- 因?yàn)橘惿駭y一榼,暫能擇勝駐雙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與魏倅葛書記同謝雨于黃龍洞回憩小玲瓏晚飯
- 九衢塵里一書生,多達(dá)逢時擁旆旌。 -- 出自唐·鄭綮·題盧州郡齋
- 梁苑二年陪眾客,溫陵十載佐雙旌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自詠十韻
- 昔歲遭逢在海城,曾容孤跡奉雙旌。 -- 出自·李中·哭柴郎中
- 徼外瘴煙沉鼓角,山前秋日照銘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從兄龍武將軍沒于邊戍,過舊營宅作
- 徼外瘴煙沉鼓角,山前秋日照銘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從兄龍武將軍沒於邊戍過舊營宅作
- 長年門外無塵客,時見元戎駐旆旌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(咸通中入講極承恩澤)
- 淮王昔下江南城,萬灶兵擁雙霓旌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
- 依依汴*楊柳,甚一朝、光彩動旗旌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奉送節(jié)使賢侯分帥譙軍,兼簡仲季
- 縣古湯泉迷舊壘,臺高望海控新旌。 -- 出自明·孫承宗·春懷六首
- 使橐盡堪傳尺素,雙函同慰一搖旌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陳勤之兄弟同登秀科俱宰江東大邑
- 幾夕燒熏歇被綾,東南使部望前旌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苗郎中出漕江西
- 明日邊烽高百尺,同時御府出三旌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趙庶明推官
- 從茲預(yù)擬風(fēng)塵息,盡是仁威下旆旌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寄沅州新守謝麟
- 已見世誠宵斫柱,又聞阿銑曉揚(yáng)旌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紀(jì)山寺觀梁宣明二帝陵
- 謀國定知有長算,胡雛不樹向南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賀恕齋除兵部侍郎
- 也欲摩挲病來眼,春風(fēng)暖處望前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云壑
- 或絢若霞敷,或蹙若波詭,或豎若旌幢,或懸若鐘鼓,或虎而爪踞,或鳳而翅舞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鎖山·大滌洞天
- 絕頂樓荒舊有名,高皇曾此駐龍旌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登閱江樓
- 摐摐名木列千兵,風(fēng)雨斜來卷旆旌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績溪道中三首
- 不無醉尉呵夜行,孰識朱門抗旄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韓蘄王源上騎驢圖為王孫葉葉賦
- 九重丹詔錫恩榮,嫋嫋秋風(fēng)卷旆旌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送杜寺口號
- 三真駕鶴朝上清,金童前導(dǎo)雙霓旌。 -- 出自宋·黎道華·金石臺遙碧堂
- 青衫舞蹈忽屏營,采云揭?guī)ど?span id="ktjx4ch" class="hong">旌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觀儺
- 一軒一輊不得寧,倚坐兒攻搖心旌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臘月二十九日作
- 帝賜琳宮散吏名,寄聲黃合謝弓旌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賀趙禮部得祠二首
- 常對圖書堆四壁,卻思裘褐勝雙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柳郎中二詠
- 湖山不到每馳情,與客逢迎暫駐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
- 花藥欄干小雨晴,差差燕子拂簾旌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繞寺溪光照金絡(luò),夾堤柳色混青旌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(fù)·續(xù)和簽判太博游海云
- 每羨渝南二千石,頻來幽境駐只旌。 -- 出自宋·鮮于師中·題滴水巖
- 野亭花徑緣君埽,梟梟秋聲動旆旌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藥寮候洪景伯
- 狗茍蠅營笑俗情,機(jī)心降盡倒風(fēng)旌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潘上舍父挽詩
- 夾道老人迎五馬,囀枝黃鳥避雙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陪曹使君牧馬寺勸農(nóng)
- 初訝玉妃游月地,但無他仗引霓旌。 -- 出自宋·張棟·次太守鄭安恭探梅過西湖韻二首
- 共上籃輿尋勝事,獨(dú)先冠蓋愧雙旌。 -- 出自宋·鄭安恭·探梅過西湖
- 有耳不聞鼙與鉦,有目不識旗與旌,圣功浩蕩不可名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太守惠酒
- 西風(fēng)蕭蕭鴻雁鳴,行子悠悠隨旆旌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侄讓還吳
- 天昏苦霧埋營壘,日落陰風(fēng)卷旆旌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過安慶追悼余文貞公
- 不信受降終隔虜,可能綏德更移旌。 -- 出自明·董應(yīng)舉·送王戶部督餉延綏(延綏舊在綏德,控制河套
- 曾聞漢朝進(jìn)扶拔,唐時方貢來東旌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題異獸圖
- 況復(fù)威名甘與肅,部落不問知旗旌。 -- 出自明·江以達(dá)·奉贈大中丞應(yīng)臺傅公巡撫陜西
- 王氣浮天隨寶纛,虹光拂地護(hù)龍旌。 -- 出自明·梁潛·三月十七日送駕出德勝門
- 竹宮幽邃寂無聲,風(fēng)靜空懸五色旌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南郊雜韻(六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