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樓船三月下江東,獵獵旌旗暖受風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古城驛遇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薛公詩以送之
- 汾湖簫管驚神鱷,海島旌旗殉野鷗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三疊前韻
- 細雨沾長道,垂條濕去旌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別顧太史開雍時冊封周藩取道回吳
- 畫船簫鼓繞云深,彩伏旌旗吹月色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憶昔
- 小吏與計偕,大夫招以旌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李仁甫被召
- 飛鳥避漢節,朔風揚旆旌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鮮于運使西歸
- 如何中道處,遽爾輟千旌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蕭知縣二首
- 胡為成契闊,第爾哭銘旌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楊料院二首
- 大尹今來還又去,夕陽旌旆復翩翩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咨·題三桂亭
- 忍楚嘗親藥,停哀寫子旌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鄰友疫
- 桂風泛泛桂江流,南師旌牙喜訪求。 -- 出自宋·杜于能·次韻經略吳及石門洞
- 皇慈有遠聽,褒章畀一旌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章漕
- 老夫何當曳長裾,一窺旌節舊門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曹氏居竹
- 高名他日播天衢,行看旌帛來庭除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題張季良適性齋
- 元秀峰前累世居,圣朝旌表振門閭。 -- 出自宋·高紳·詠華林書院
- 前行萃白旗,后隊隨紅旌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嘉興尉府教閱即事
- 折腰甘五斗,無意問弓旌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
- 仙凡隔幾塵,無由問霓旌。 -- 出自宋·韓松·游洞霄宮
- 誰知二百馀年后,復有旌旗笳鼓來。 -- 出自宋·何揚祖·題奣巖
- 舍車跨馬喜新晴,倍風旌旗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江朝議·早離永明晚抵江華道中
- 賢守公余行樂去,許陪旌騎問耕桑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同陳郎中游南塘
- 蒙塵天子尚戎衣,南國旌旗正伐鼙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
- 可為風俗勸,以代門閭旌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孝感堂
- 駕文螭兮張翠羽,蘭為旌兮桂為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樂章五曲
- 孝義門風累世修,帝恩旌表耀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李巽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嚴助厭承明,東南抗使旌。 -- 出自宋·李昭述·送張待制知越
- 官序新春拜,門閭往歲旌。 -- 出自宋·李宗諤·詠華林書院
- 八州斧鉞送行客,十里旌旗繞暮峰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同安撫趙子直餞朱晦菴於懷安二首得重字
- 萬里家聲蠻子洞,一門旌節越王臺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送林子方秘書赴廣東提舉
- 鄉中耆舊盡,老滬漬銘旌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趙石居
- 當年平賊立殊勳,時不旌賢事忍聞。 -- 出自宋·呂璹·威惠廟
- 簪裾幾世住南昌,講學旌閭曄日光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亞夫金鼓從天降,韓信旌旗背水陳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送夏子喬招討西夏
- 朝廷頗憂虞,眾心若搖旌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聞虜酋被戕淮南漸平喜而作詩
- 風流蘊藉足儀型,小屈旌旗鎮列城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和臨江庚子鹿鳴宴詩韻
- 一興一弊固有時,主人旌斾來何遲。 -- 出自宋·錢公輔·蓬萊行
- 萯陽弋獵侵多稼,朔塞旌旗照不毛。 -- 出自宋·任隨·漢武
- 紫煙斂翠碧天長,柳陰旌旗午尚霜。 -- 出自宋·阮秀實·孟享仰瞻圣駕
- 累世子孫傳孝義,一時旌表在門閭。 -- 出自宋·師禎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雄心中夜豈難平,一隊旌旗萬里行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忠·送安撫使袁彥淳之任
- 今年來自鐵柱宮,道許旌陽猶萬福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傅道士兼呈吳明可給事
- 遂遙龍鳳駕,縹緲云霓旌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游仙
- 參云臺樹寒陰直,照日旌旗暖影斜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寄臺州使君五首
- 空深寢門慟,不見繐帷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國史龍圖侍郎宋次道挽辭五首
- 念昔一交臂,幾年兩搖旌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蔣穎叔同游超化院
- 官柳春來已可攀,使君旌蓋駐江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
- 詩句滿朝皆育詠,君王旌孝表門閭。 -- 出自宋·孫邁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觀汝角逐心悠悠,風梟旌斾何時休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繞行遇獵
- 歸來江路永,那忍望銘旌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
- 仙凡隔幾塵,無由問霓旌。 -- 出自宋·孫元卿·與錢孝先游洞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