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旌旗楓鬼雨,舟楫鱟簰風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桂林送人之瓊州招捕海寇
- 旌旗已變河陽色,布粟猶憐蔡土饑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代前清江守滕大著贈李吉州
- 旌旗南渡長江外,香火西湖片水中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重游四圣觀
- 旌門縱百世,豈能外彝倫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旌陽仙去墜棲籠,竊藥曾歸草木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白雞冠
- 旌節(jié)自天驚隔世,衣冠入地見全人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挽浙西提舉李公
- 旌旗雜沓連三郡,鎖鑰矜嚴重一州。 -- 出自清·蔣春霖·登泰州城樓
- 旌旗杳杳三十年,金銅仙人淚如雨。 -- 出自清·余懷·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
- 旌旗落泗水,魂夢繞金壇。 -- 出自清·冷士嵋·哭子晉兄
- 旌旄出廣路,百步辟人行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勉學詩(八首)
- 旌旆千行行,笙歌兩部蛙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春日偶成三首
- 旌旗夾道渾閑物,句律橫空別有神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上潘舍人德久
- 旌表華門誠積善,褒崇合族慤敦賢。 -- 出自宋·陳象輿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旌仰宸章降,降彌睿眷回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賡上賜病歸韻
- 旌闕書亭煥水鄉(xiāng),四時煙景似滄浪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旌旗{黑炎}黲城上樓,煙中雉堞高山邱,嗚嗚清角行人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植·胥門
- 旌旄影揚黃金闕,絲竹聲翻《白雪》歌。 -- 出自·陳宗·賜午門觀燈應制(二首。宣廟品第應制詩,以
- 旌麾曾駐鑒湖邊,別去匆匆又兩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毛素軒宣慰
- 旌旆漲天飛,江山慘夕暉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錢越守
- 旌旗太一三山外,車馬長楊五柞中。 -- 出自宋·晃詠之·句
- 旌陽舊山曲,書室構山前。 -- 出自宋·賈黃中·題華林書院
- 旌旗生喜氣,梅柳動寒枝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擬送楊帥
- 旌表已迎金殿敕,子孫常宴杏園春。 -- 出自宋·樂史·詠華林書院
- 旌旗夜卷妖星殞,鼓角秋高殺氣雄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贈張萬戶征閩凱還
- 旌旗耀日鼓鼙壯,冠蓋如云羅綺鮮。 -- 出自宋·李澤民·東湖
- 旌棨嵐光潤,罇罍野氣侵。 -- 出自宋·柳拱辰·暮春游火星巖同尹瞻聯(lián)句
- 旌表異恩逢圣代,隱居佳致接仙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旌卷莆田雨,檐橫霅浦風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王龜齡詹事挽章二首
- 旌表華林盛,儒官寄翠微。 -- 出自宋·錢易·詠華林書院
- 旌旗天上浮文鹢,鼓角江頭擁將牙。 -- 出自宋·石麟之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旌旆千山立,笙午萬籟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白云閣
- 旌旗不動弓矢閑,百金硨磲作瓔珞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登石頭城
- 旌佩擁云何處去,毗盧樓閣款經行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旌旗不動剿胡種,屈伸一臂逾長城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趙龍圖歸西明
- 旌幢天外見,縹緲谷中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趙開府訪霞谷次韻謝之
- 旌表特恩門第貴,御書新賜姓名高。 -- 出自宋·宋琪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旌旄甚盛見楚人,樂綴有數(shù)聞眾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
- 旌旗在列千馀騎,棨戟遙臨十一州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北游
- 旌旗影里陳方物,金石聲中舉壽觴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正旦病中
- 旌旆夾道繽逢迎,霜鋒雪鍔立萬兵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峽中歌
- 旌斾朝驅入翠微,東風閑訪故山薇。 -- 出自宋·孫翥·春日游盤谷
- 旌陽稱令尹,對峙是丹泉。 -- 出自宋·王時彥·題梅壇
- 旌善類騁駿,誅奸如戮鯢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代徐思遠謝張季萬
- 旌旗指顧豺虎靜,風雨汛掃煙云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讀中興頌碑
- 旌以三品服,佩紫垂金龜。 -- 出自宋·顏太初·許希
- 旌旗爍日刃凝霜,甲光如龍人似狼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麾扇渡
- 旌旆來時桂未華,如今煙柳又藏鴉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贄雨村施權宰
- 旌旗爍石刃凝霜,甲楯如龍人似狼。 -- 出自宋·楊修·麾扇渡
- 旌幢映座千峰日,鼓吹喧天萬壑雷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宴餞逢寺丞口號
- 旌旗獵獵曉云風,撲面清微破午烘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峽路山行即事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