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旌麾亟解江城守,邱壑苦留廓廟人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用汪彥章內翰諸公韻二首呈信字
- 旌旗出幽扉,俎豆忽迂訪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宇文守攜酒相訪
- 旌旗不展嵐氣濕,鞍轡穩馭鑾聲鉠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戚仲騾綱圖
- 旌麾雖自適,懷抱未全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范文叔禮部守彭州
- 旌旆冕旒猶可想,鬼神人物亦何殊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汪季路侍郎所藏吳道子天龍八部
- 旌羽絢虹霓,環佩鏘蔥珩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仙游
- 旌旆行云里,樓臺落照邊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道場山勸農
- 旌旗簇小隊,畫戟森兵衛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
- 旌車勤雨拂參旗,大士圓通現白衣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林粹賦郡守隨車雨
- 旌旗十里小隊,擬約醮壇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風露浸秋色
- 旌旗陰里盛傳呼,春夢才醒一事無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杏溪愒清虛庵宿
- 旌旃仍使傳,炮烙任兜鍪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送蜀客
- 旌幢云合三千乘,錦繡春濃六十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
- 旌招還此來,歸夢曷能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宗博宮講何丈以諸賢所賦清賦堂詩軸示教借和
- 旌旗半江笳鼓發,不作詩人淡生活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以螃蟹寄高紫微踐約侑以雪醅時猶在黃岡
- 旌搖蜀水春浮峽,柝靜蠻天月滿溪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謁夔門桂帥
- 旌旗才舉,胡雛馬上,聞風西走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龍吟·幾年野渡孤舟
- 旌旗回首在城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賀新郎·萬里歸朝去
- 旌?云影動,簾幕水沉香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意難忘·避暑林塘
- 旌旐尚存青槚外,亭臺半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宋英叟先塋建亭作
- 旌旆試初涼,紫馬西來,青絲絡、秋風滿路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洞仙歌·銀菟分竹
- 旌幢龍虎衛,臺殿鼓鐘浮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太平興國宮
- 旌戈矛戟山前后。 -- 出自宋·龐籍·漁家傲·儒將不須躬甲胄
- 旌旆遍張林嶺動,豺狼驅盡塞垣空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幕中諸公有觀獵之作因繼之
- 旌陽峰下水成淵,可約鳧鷗共一川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
- 旌麾張十戟,筍簴列三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賀東宮誕辰
- 旌旗朝甬道,簫鼓燕平臺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清冷池懷古
- 旌旗西日落,戈甲夏云屯。 -- 出自唐·楊乘·南徐春日懷古
- 旌節行中令引道,便從塵外踏丹梯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略·贈毛仙翁
- 旌節暗迎歸碧落,笙歌遙聽隔崆峒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仙都即景
- 旌旂飄緲煙霞外,冠蓋追隨水石間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
- 旌旗日日展東風,云稼連山雪刃空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絳州鄭尚書
- 旌旗零落沉荒服,簪履蕭條返故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
- 旌旗零落沉荒服,簪履蕭條返故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(謨即查從事也)
- 旌旗赴天臺,溪山曉色開。 -- 出自唐·王感化·建州節帥更代,筵上獻詩
- 旌旗首尾千馀里,渾不消他一局棋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晉·謝玄
- 旌旗江上出,花外卷簾空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同使君宿大梁驛
- 旌旗交影鳳池邊,退食微聞午漏傳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簡任伯溫檢校(二首)
- 旌明行業人稱贊,延永芥城拂劫 -- 出自元·智久·鷓鴣天 贊亨公 泰山志卷十八,載長清縣靈嚴
- 旌麾初舉。 -- 出自元·完顏亮·喜遷鶯 賜大將軍韓夷耶 以上三首見*史卷八
- 旌旗久停住,衿佩儼相趍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留守待制視學
- 旌賁忠臣,死生光榮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明道
- 旌旗如林,對城而行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南齊云
- 旌旗北伐心徒在,香火西清夢已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程樞密父待制挽詞二首
- 旌旗野色中,鉦鼓霜風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
- 旌旗踏浪驚吳俗,燈火連街見楚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中秋小雨
- 旌頭落盡少微明,追復成均雅頌聲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高司業二首
- 旌旗影動秋風瑟,鼓角聲回夜月高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調兵
- 旌騎收人跡,簪紳雜道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用幽字韻呈汪守謝倅
- 旌旗直指陣云開,文駟雕軒壽母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李閩師母夫人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