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1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旌旗鬣鬣漢將軍,閑出巡邊帝命新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塞上
- 旌旆翩翩擁漢官,君行常得遠人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張閣老中丞持節冊吊回鶻
- 旌旆臨危堞,金絲發麗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宣武從事越中按獄
- 旌旃朝朔氣,笳吹夜邊聲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送崔融
- 旌旗不整奈君何,南去人稀北去多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馬嵬坡
- 旌蓋儼仙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秘文鏤玉
- 旌旗居外擁千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壽原初掩
- 旌旆辭雙闕,風沙上五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送薛大夫和蕃
- 旌旛上下,葆羽葳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主歌
- 旌旗漠漠帷宮曉,星斗依依彩仗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南郊大禮詩
- 旌旗驅驛路,鼓角出郊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寇諫議赴青州
- 旌旆雖假適,江山是勝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采訪使合門穆舍人
- 旌節騖三秦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贈賀左丞蕭舍人詩
- 旌旂向江步,笳鼓入邊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涇北都運待制施正臣
- 旌門臨古堞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詔詩
- 旌旆屢徂遷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飲馬長城窟行
- 旌旗倒北風,霜霰逐南鴻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塞下曲二首
- 旌旆朝天不知晚,將星高處近三臺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大夫邊春呈長安親故
- 旌旆仍將過鄉路,軒車爭看出都門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重送胡大夫赴振武
- 旌旗回剡嶺,士馬濯耶溪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袁郎中破賊后經剡中山水
- 旌麾儼欲動,杯錫杳仍遲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
- 旌旗按部曲,文武惟卿士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
- 旌旗埋地中,梯沖舞城端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秋山
- 旌旗翻日淮南道,興罷歸來雪一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向伯共過峽圖二首
- 旌旗拂日蔽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董逃行
- 旌心徒自懸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秋至懷歸詩
- 旌賢誰再興,勿使過者誚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暇日游建平三閭故里廟貌荒涼慘動耳目噫賢者
- 旌旆悠悠出陜時,白頭人送倍依依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輸兼呈司理劉大著二首
- 旌旗如火馬如風,十二峰前去少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武屯田赴峽路均輸兼簡臧殿院
- 旌旗蔽滿寒空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玉帶猩袍
- 旌旗側畔宮墻轉,戈戟叢中式庫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同郭殿帥游鳳山寺探桃李
- 旌節隨邊草,關山見戍樓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送崔侍御和蕃
- 旌旗四面寒山映,絲管千家靜夜聞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上將行(一作上裴行軍中丞)
- 旌麾頗牧用,帷幄良平臻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
- 旌旗來有慶,衿佩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釋奠于先圣既而升
- 旌纛儼成列,鐘鼓振前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寄汝守仲儀舅
- 旌旗愴獨往,山水記同游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三哥守蜀
- 旌旗嚴重臨關外,庭宇清深接禁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東都令狐留守相公
- 旌旗卷盡西山雨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踏莎行·碧水東流
- 旌旗蔽白日精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清調歌
- 旌旆翻空色,笙竽含妙音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
- 旌旗搖列壘,鼓角動連營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浦子口作寄吳隱君夢旸
- 旌驂臨蜀道,賓客散秦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西湖懷曹大參學佺
- 旌容騎沓,揚光紛委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旌旗無光,兵民凄哽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太尉鎮洮軍節度使同知樞密院事種公
- 旌門起長樂,帳殿出新豐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扈從出長安應制
- 旌廉優召節,丐佚得臨漳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挽辛憲若五首
- 旌旗鳴雁塞,刁斗亂鵝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牛田鋪大雪
- 旌旆滿江身不見,思言記得潁川無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
- 旌旗杳杳雁蕭蕭,春盡窮沙雪未消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